四川綿陽工業園
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中國(綿陽)科技城5G和衛星應用科技園
星際榮耀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設備
日前,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經信系統重點調度的2025年500個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名單。其中,涪城區綿陽富臨精工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星際榮耀航天動力有限責任公司、綿陽創明智能電池有限責任公司等6個項目成功入選。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柱,也是衡量區域發展實力的重要標準,而涪城區入選的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亮點十足,涵蓋多領域,極具發展潛力。
強工業,打造增長強引擎,涪城區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重大項目為牽引,通過延鏈補鏈強鏈,聚焦產業升級,加速構建高質量發展新體系,為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尹秦/文 涪城融媒供圖
“智改數轉”激發企業新動能
走進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讓人頓感眼前一亮:剛投入運營的新能源汽車減速器加工、裝配產線上,智能機械臂精準抓取減速器零部件材料送入傳送帶,組裝完成后,產品立即被送至模擬程序測試。
新能源汽車減速器生產線進行迭代升級后,整個流程高效,人工參與極少,平均不到兩分鐘便有一個汽車減速器下線。“我們在原有新能源汽車減速器、差速器等生產線的基礎上,更新購置了數控高速磨齒機、數控車床等高端智能設備130多臺,進行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級。”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銳說道。
原來的產線使用年限較長,多為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質量難控等問題,無法滿足當下汽車零部件質量和成本要求。對此,新產線更新檢驗檢測設備,建立完善的測試驗證體系,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打造行業領先的高效、智能、綠色、現代化數字工廠。
通過工藝優化、產線布局調整設計和先進數控裝備更新,富臨精工全廠生產效率提高10%,制造及運營成本節約2000萬/年,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10%,產品不良率降至行業平均水平的1/3。企業產能進一步擴大,新增產值1.5億元,實現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技術改造是打造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市場競爭中,不進則退,如何突出重圍、保持優勢?“涪城籍”工業企業用實踐證明,技術改造是保持制造業旺盛生命力最關鍵的密碼。
與之同步的是,涪城區以及四川綿陽工業園全力護航。通過積極解讀宣傳國省“智改數轉”、超長期國債等政策,指導企業獲取專項補貼基金,并全程跟進項目建設,保障生產要素,使項目按計劃推進,助推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建圈強鏈”打造產業新集群
在涪城區,工業一直處于不斷優化和升級的“動態”中,緊握時代的“方向盤”向未來躍遷。打開此次發布500個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名單,涪城區航天領域代表四川星際榮耀航天動力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天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上榜。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涪城區抓住產業風口,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帶來商業航天爆發式增長,逐步構建貫穿火箭發動機研發制造、點火試車臺、衛星研發制造、數據應用上下游的完整產業鏈。
目前,建成空天產業園、衛星應用科技園等特色專業園區20余萬平方米,各類產業載體累計400余萬平方米,沿鏈聚合行業引領型、鏈條填補型、新興成長型企業24家。
其中,作為上游代表的星際榮耀,也在不斷地自我升級。上個月,星際榮耀與中科綿投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圍繞綠色低碳能源應用、尖端科技融合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中科綿投通過餐廚垃圾與污泥處理,制備綠色生物天然氣,加注液氧甲烷火箭,實現低碳燃料替代,并提供綠色電能、綠色熱能、中水及除鹽水等清潔能源支持,為星際榮耀航天動力生產提供全鏈條低碳化支持,實現了“環保+航天”的跨界協同創新。
此次簽約也是全國首例生物質燃料技術系統化應用于航天動力領域的創新實踐,不僅實現了航天科技公司與能源龍頭企業的商業供需對接,更深度推動了航天裝備制造與新能源兩大產業的生態融合。
這項創新既是涪城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雙碳”戰略、服務航天強國建設的生動寫照,也開辟了“零距離”航天燃料供應新路徑,在全國綠色航天技術領域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身處發展熱潮中的涪城區,正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在創新中突破,以更優路徑、更實舉措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奏響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定向發力”構建發展新體系
在工業經濟的征途上,涪城區步伐堅定而豪邁。先來看一組數據: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512.35億元,4年連跨3個百億級臺階;制造業占GDP比重從2021年14.5%上升至27.8%;新型顯示、汽車電子、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占比達79%。
產業鏈競爭力提升——實施“智改數轉”企業50家;規上工業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達130家、39家、39家、3家;新增省級綠色工廠2家;智慧顯示模組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年初,涪城區再次提出“聚焦產業升級,加速構建高質量發展新體系”。新體系,“新”在格局重塑。持續推進制造業倍增,力爭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580億元以上;支持四川綿陽工業園爭創省級高新區;開展企業梯次培育,完成8家工業企業升規入統,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力爭培育市級以上“智改數轉”標桿企業5家。
一直以來,涪城區堅持問題導向定向發力,以“三度服務”營商品牌,促進市場主體“活”、帶動項目投資“增”、保障經濟運行“穩”。
加大項目支持力度。加大對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的支持力度,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支持。
做好項目跟蹤服務。深化“三盯”服務機制,精準對接、靠前服務,做好跟蹤服務和要素保障,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遇到的困難問題,為項目的快建、快投保駕護航。
當下的涪城區,發展路徑更加清晰——聚焦抓經濟穩增長用力,推動重點企業提產上量;聚焦抓產業壯鏈群用力,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提供有力支撐;聚焦抓項目擴增量用力,推動重點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達效。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