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鎮蘇溪村芍藥種植基地,村民正在收割花苞。
□記者 陳元松 文/圖
4月19日,江油市青蓮鎮蘇溪村芍藥種植基地一派繁忙:一大片芍藥花含苞欲放,一群村民正在熟練地收割花苞。基地負責人田永財興奮地說:“這些花枝,明天早上就會出現在歐洲各地花市,讓老外爭相搶購。”
在芍藥鮮切花采收區域,一群老人和婦女手持鐮刀,小心翼翼地割下一枝枝花苞,輕輕放進身旁的簍子里、塑料桶里。
“我們能在家門口掙錢,感覺特別劃得著!”村民趙永年說,在芍藥花基地務工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平時每天上工二三十人,繁忙的時候七八十人。每人每天工價70元,老板還管頓午飯,若是常年在基地務工,一年到頭輕輕松松可掙15000元。
一旁的鮮切花加工點,也有不少村民在忙碌。鮮嫩的花枝從田間運到此處,他們熟練地進行修剪、分揀、打包……據了解,2020年該基地通過國內一家外貿公司牽線,與荷蘭的一家鮮花經銷商達成了芍藥鮮切花長期供應合作。每年3月底4月初,對方都會派遣代表深入基地,詳細調研、考察芍藥生態環境與長勢。在鮮切花集中采收期,每天采收的鮮切花經分揀、包裝后,確保當晚從成都雙流機場全程冷鏈空運至荷蘭,再由荷蘭總經銷商分銷至各大花市、花店,并迅速流向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確保每枝嬌艷欲滴的芍藥花次日上午裝點歐洲人的高端宴會和浪漫家居。
田永財介紹說,該基地于2016年通過流轉撂荒地建立起來,目前面積已逐步擴大到1200畝。2023年,該基地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申請,成功注冊為“中國芍藥博覽園”。一時間,芍藥種植產業迅速輻射江油、平武、梓潼、三臺以及宜賓、雅安等地,總面積超過4000畝。
據田永財介紹,今年青蓮鎮蘇溪村芍藥基地鮮切花集中采收從4月10日開始,目前已接近尾聲。每天出口歐洲10萬枝左右,共計150萬余枝,每枝售價人民幣1.5元,僅此一項產值就達225萬元人民幣。
記者在現場看到,田塊里芍藥“尾花”次第開放,在入口大門以及縱橫園區的道路兩旁,有工人正在進行裝飾和布置,為即將開幕的一年一度芍藥賞花節營造浪漫氛圍。
“鮮切花采收過后,等尾花盛開了,我們就搞芍藥賞花節。”田永財說,每年賞花節持續一個月,為滿足游客餐飲需求,基地還供應特色小吃。去年賞花節期間,每天游客都在三四千人左右,高峰期突破8000人,總收入超過100萬元。
田永財跟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年冬季是芍藥塊根采挖和重新種植的時節,今年畝產可望穩定在3噸,按每噸市場價4萬元計算,今年500畝芍藥藥材產值達6000萬元,加上鮮切花出口和賞花節的收入,今年總產值可實現6300余萬元。
據悉,該基地精準規劃片區,采取芍藥輪種,并與玉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套種,確保鮮切花、賞花節和塊根藥材三大板塊的穩產增收,真正突顯芍藥“全身是寶”。“內銷+出口”“藥材種植+農業生產+花香經濟”,多元化融合發展折射芍藥“花枝俏”的魅力。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