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政協委員建議推進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相關部門積極辦理——
以園區建設為抓手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記者 唐顯枚
現代農業園區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園區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圍繞全市“6+10”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23610”現代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在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對此,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期間,市政協農業農村委提交了集體提案《關于大力推進我市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的建議》,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相關職能部門積極辦理。
提案聚焦 多措并舉 抓好園區提檔升級
經過前期深入調研,提案認為,我市建成了一批有主導產業優勢、設施裝備完善、生產方式綠色、具有科技水平支撐、聯農帶農作用明顯的現代農業園區,有效推動了我市農業現代化發展。但仍然存在基礎設施配套有待優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有待加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
對此,提案建議,強化機制和要素保障,持續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環節的支持力度,整合相關部門力量,解決好農業用水“最后一公里”問題;將農業園區相關產業率先納入政策保險,依托“三區三線”規劃引領做好園區建設用地保障,鼓勵銀行等金融部門針對相關企業或家庭農場給予多層次、多種類的貸款支持。
在延伸產業鏈條方面,鼓勵引進現代農業科技及設施裝備、新品種新技術,利用好本地科研院所科技資源,發展智慧農業,建設智慧園區。通過引入果蔬加工企業“補缺”、加快培育“鏈主型”龍頭企業、對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的企業執行扶持政策等措施大力發展加工業。加快培育一批農產品冷鏈、精深加工企業補齊供應鏈。
同時,提案還建議通過打造產品矩陣、做響品牌來促進農產品的特色發展之路,
通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探索推廣多種企業與農民的利益鏈接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提案追蹤 多管齊下 推進園區提質增效
記者從該提案主辦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接到提案后,提案主辦單位、協辦單位高度重視,對提案內容作專題研究,并按照我市實際落實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及時辦理回復。
“《綿陽市規范提升市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十六條措施》《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推進機制方案》等的出臺,完善了園區規范建設的制度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還聯合市統計局制定評估辦法,對全市園區開展監測評估,并持續推進各級涉農資金項目向園區傾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加大金融機構、政策性農業擔保機構對園區經營主體的支持,用活、用好各項用地保障政策,并優化鄉村國土空間布局。
圍繞延伸產業鏈,我市大力推進精深加工企業優化升級,支持加工企業加大農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向園區傾斜,市級以上園區開展農業“四情”系統、視頻追溯系統等數字農業系統建設,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發展“農業+鄉村旅游”,配套完善園區游步道、科技文化長廊等旅游基礎設施,創新舉辦菜花節、采摘節等活動。
據介紹,我市還持續通過品牌培育、營銷推廣的一系列行動和措施來提升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市場影響力,通過加強主體培育、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來健全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提高園區農民收入水平。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