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制共融 賽事共辦
探尋體教融合的“游仙經驗”
綿陽市游仙中學參加2025年綿陽市“貢嘎杯”校園籃球聯賽
3月22日,四川省第七屆全民健身冰雪季速度輪滑比賽(綿陽站)在綿陽市游仙區東山公園國際輪滑場火熱開賽,吸引來自四川各市州的49支隊伍、850余名選手參賽。
“此次比賽是今年冰雪季速度輪滑的第二站,更是歷屆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賽事。”四川省輪滑協會會長謝純孟說,“賽事的成功舉辦,給所有四川輪滑運動員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通過賽事提升了四川省整體文化運動經濟水平,同時為四川專業隊伍提供了冰雪人才儲備。”
輪滑運動是一項融健身、競技、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當前,體教融合的戰略讓輪滑運動在游仙校園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全區已有10所中小學校開設輪滑特色課程,在訓隊員達到300余人,已向國家隊、省隊輸送18名優秀運動員。隨著東山公園國際輪滑場的建成投用,不僅讓游仙辦賽水平逐漸提升,也讓輪滑運動的氛圍在游仙越發濃厚。
近年來,游仙區以建設人民滿意的體育為奮斗目標,堅持立德樹人,以人為本,多元驅動,有力推進了游仙區青少年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游仙區承辦四川省第七屆冰雪季速度輪滑比賽
打造特色品牌夯實基礎
如何讓學校體育工作蓬勃發展?游仙有“妙招”——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提出“一校一品”“深化一校多品”的工作思路。
一方面,游仙在全區42所學校內,根據自身傳統、師資、地域文化等特點,重點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項目。
劍南路小學的輪滑、富樂小學的乒乓球、萬達小學的足球、游仙中學的跆拳道、石馬小學的輪滑冰球、五里路小學的排球……各類體育項目在游仙中小學內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象。
截至目前,游仙創建全國冰雪項目特色學校5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7所、全國校園籃球特色學校5所、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學校4所。每年評選游仙區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10個,競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8個。
另一方面,游仙不斷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體育技能得到落實。強化體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學生每天2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得到充分保障,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逐漸上升。
2024年,游仙接受國家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學科教育質量抽測成績優異,體育教學質量不斷優化和提升。
此外,游仙重點加強提升體育師資培訓力度,每年選派一定數量體育教練員和體育教師參加全省、全國培訓,邀請省內外高水平教練,開展2期教練員培訓班,累計培訓教練員、體育教師等350余人次。
同時,積極完善體育師資配備,配齊配足體育設施,提高體育工作學校考核占比。全面落實體育訓練保障機制,多措并舉調動體育教師帶隊訓練積極性,將體育訓練計入教師工作量,為體育教師在評先樹優、績效考核、職稱評定中提供有效晉升支撐。
朝陽學校開展傳承中華武術,展現體育魅力展示活動。
搭建融合平臺提升實力
2022年以來,游仙運動員在國家、省、市比賽中多次獲獎,游仙輸送的運動員宋佳蕊在全國短道速滑錦標賽和短道速滑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奪得1金1銀1銅,創造四川運動員在短道速滑項目國際頂級賽事最好成績;2023年,游仙職業技術學校女子足球隊在全國校
園足球總決賽中職組比賽中取得第七名,創造了游仙區在“三大球”項目上的歷史。萬達學校、新橋小學組建的女子足球隊在四川省第四屆“貢嘎杯”體育聯賽中取得第六名;2024年,萬達學校、新橋小學、五里路小學女子足球隊在第五屆“貢嘎杯”體育聯賽中取得第七名。富樂小學男子籃球隊也成功闖進
第五屆“貢嘎杯”體育聯賽前八,將于5月7日參加全省總決賽。同時,游仙區初中女子足球隊、初中男子籃球隊、初中女子籃球隊、小學女子足球隊、小學男子足球隊均獲得四川省第六屆“貢嘎杯”體育聯賽參賽資格。
2024年,在四川省各類青少年錦標賽上,游仙運動員共奪得16金11銀14銅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游仙充分踐行體育育人職責使命,積極探索青少年體育發展路徑,著力在拓展融合發展上下功夫,生動詮釋了體教融合的無限潛能,充分彰顯了體教融合大有可為。
“近年來,我們圍繞‘選好苗子,打好基礎,認真培養,積極輸送’總目標,通過優質體育資源和優質教育資源融合互補,確保訓練學習兩不誤。”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具體而言,項目教練員每年分赴游仙轄區內的42所學校選拔愛好體育的學生,并通過區級體育賽事活動選拔優秀運動人才,建立后備人才庫。并在每年定期舉辦寒、暑期集訓,專門訓練初步選拔出的體育苗子,通過科學選拔和評估,充分發掘具有潛力的優秀苗子,積極向省隊輸送拔尖人才。
近年來,游仙按照“精準布點、精準選才、精準落地”工作目標,積極完善小學、初中、高中學校體育人才梯隊成長模式,搭建各學齡段相互銜接的“一條龍”體育人才培養架構,為青少年競技體育注入持續發展動能。
其中,重點以富樂小學、萬達小學、富樂中學、游仙中學、開元中學為引領,做大做強速度輪滑、乒乓球、跆拳道、舉重等重點優勢項目,共建體育人才培養機制,提升青少年競技水平。
同時,在游仙深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完善中小學生競賽體系,每年舉辦青少年田徑、“三大球”、輪滑、乒乓球等錦標賽6項,并組建游仙區青少年運動項目代表隊,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
富樂實驗小學參加首屆四川省校園乒乓球大賽
體教深度融合凝聚合力
細看游仙的體教融合工作,之所以成效顯著,離不開游仙始終把深化體教融合作為建設體育強區的重點工作來抓,在全區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
“在市教體局下發了省十五運會項目市級布點學校文件以后,游仙區迅速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區教體局、區財政局等區級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省十五運會備戰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區選材、備戰、參賽工作。”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后,領導小組先后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協調推進日常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育人才、拿金牌、創事業”的奮斗目標,推動全區青少年體育工作有序開展。
為了提升體育事業硬件水平,2022年以來,游仙投入1500余萬元新建游仙二中、新橋中學等運動場2個,投入500余萬元改建富樂中學、五里路小學、魏城中學等學校運動場5個。
在輪滑訓練場地建設中,游仙先后投入60余萬元建成石馬小學、東原小學輪滑冰球訓練場地2個,投入20余萬元購置專業標準輪滑冰球場1個。同時,區財政每年向各布點學校撥付資金共計150余萬元專項經費用于保障運動隊訓練。
有了“硬實力”,還得看人才支撐“軟實力”。對此,游仙積極加強與四川省冬季運動會管理中心、四川省足球協會、綿陽市奧體校的共建共培,并簽訂多個戰略合作協議。
除此之外,游仙通過“引才”方式,聘請國家著名短道速滑教練賀培誠等國家級短道速滑教練,招聘四川省優秀退役運動員1名、引進中超退役運動員2名參與全區多個體育項目的訓練指導。積極調動社會力量辦體育,引進優質青訓機構,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項目結構布局,不斷推動游仙競技體育協調均衡發展。
游仙,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持續用力、精準發力,不斷開創游仙競技體育工作新局面,為綿陽在省十五運會上再創輝煌貢獻游仙力量。(記者 周鈺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