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陽新聞
鹽亭 農技專家"把脈"春耕春管無憂
发稿时间:2025-03-11 08:40   来源: 綿陽日報

  

無人機操作手調試設備

  玉龍鎮照紅村麥田

  綿陽新聞網訊  “老黃,西南角這片麥苗根系發黃,得抓緊用這個配方。”3月10日清晨,鹽亭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何成杰便來到玉龍鎮照紅村的麥地里,幫著農戶配比“藥方”。

  在照紅村連片麥田里,種糧大戶“老黃”黃輝勇的手機響個不停。這位承包了500多畝土地的新農人,一手揣好“藥方”,一手舉著手機拍攝無人機作業——田地上空,玉龍植保專業合作社的無人機掠過青翠的麥浪,所到之處,霧化藥劑如春雨般均勻灑落。

  驚蟄過后,大地漸漸蘇醒,氣溫逐漸升高,雨水也日益增多,正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針對今年氣候特點,鹽亭縣組織100多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對農作物進行“尋診把脈”,開農技“處方”,“零距離”指導群眾抓小春田管,忙大春備耕,確保全縣60萬畝小春作物增產增收,大春備耕有序進行。

  “以前這時候得雇20來號人,現在幾臺無人機用兩天就能完事。”黃輝勇的防風衣上還沾著草屑,語氣卻透著輕松,“農技人員前腳開方子,合作社后腳就派‘鐵蜻蜓’來抓藥,今年種莊稼輕松又方便。”

  沿著田埂往東兩公里,無人機操作手何炫杰正從皮卡上卸下發電機和儲水桶。這一獨創的“戰術”讓丘陵地帶的作業效率陡增:水和發電機隨身攜帶,做到隨用隨充,提高效率,每天的作業面積能達到700至800畝左右。“咱們的裝備,可比莊稼更懂春天的脾氣。”何炫杰拍了拍沾著泥點的設備說,雖然這幾天早出晚歸,但是老百姓的春耕就指望著機器咧,等一個夏糧豐產。

  忙了一整天,暮色漸濃,無人機仍在低空編織著經緯線,農技員的電動車燈在阡陌間閃爍。放眼望去,60萬畝耕地正浸潤在這場科技與農時的交響中,等待著夏日的豐收和音。(衡廷凡 付艷 記者 彭紫薇 楊沐琪 文/圖)

編輯:李志



相关新闻: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