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師在數字化轉型新時代,AI賦能教學與教研能力提升培訓,近日,三臺縣蘆溪中學召開了以“聚焦質量同心同向,智慧賦能共研共進”為主題的2025年春教學研討會,該校黨委書記任雙全帶領管理團隊與全體教師齊聚一堂,共探AI時代教學改革新路徑,共繪高質量發展新圖景。會議由教科處主任申繼萍主持。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以數為據,精準分析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教務處主任張春光對2024年秋季各年級期末考試成績進行了全面分析,通過詳實的數據對比,展示了各年級學科的優勢與不足,為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數據背后凝聚著全體蘆中人的心血與汗水,也凝聚著備課組的集體智慧與力量。來自高一高二高三的備課組長代表分享了備課組成功經驗。組長們談到:要抓常態化教研工作,教研要走在教學的前面,推動周周清、題題清、日日清等“掃盲”工作;在AI時代,要技術賦能教學,更要注重學生思想引領、價值傳播和人文關懷,落實教師是課堂的第一責任人和全員導師制;要守正創新,基于情景,創新方法,研究高考,研究學生,做好備考路上的引路人與守護者。
教科處副主任吳慶偉安排了該校2025年春教學教研工作,要求老師們在三新背景下,堅持“134”教學模式,做好三六常規,推動集體教研與集體備課;堅持學科融合教學與教研聯動,推動“1+1+1”聽課學習模式;堅持“1+N+X”三師培養,強化技術賦能教學教研,推動教育教學減負提質增效。
近年來,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教師的精準教學靶向賦能。會上,信息技術組組長李長根以“智慧教育大變革AI 賦能譜新篇”為主題開展專題培訓,幫助教師們深入理解AI在教學中的應用場景,并掌握相關的智能教學工具,從而推動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雙提升”。他介紹了deepseek、豆包、Kimi等常用AI,通過多個生動具體的教學案例,展示了AI技術在實際課堂中的應用效果。例如,如何通過AI制作教學PPT,生成試卷,輔助作業批改等,這些案例不僅讓老師們直觀感受到AI技術的強大功能,還為他們提供了可借鑒的教學思路,增強了老師們將AI技術融入日常教學的信心。
為表彰先進,樹立榜樣。會上舉行了第十屆復習課大賽頒獎典禮。表彰在跨學科融合教研與教學展評中表現優秀的教師。他們在課標研究,課堂改革,教學創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推動學校的高質量發展的教學標桿。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新,技術變革引領未來課堂。會議最后,該校黨委書記任雙全作指導講話。任雙全指出,AI時代的到來正在深刻改變教育的面貌,這種變革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人才培養、學習場景和教師角色的全方位轉型。他強調,AI技術并非取代教師的工具,而是將教師從繁雜重復工作中解放出來的得力助手,老師們將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更好實施育人工作。他希望老師們能以“平衡性思維”應對智能變革,以積極心態擁抱技術變革,不斷探索和創新,將AI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共同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進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研討會以問題為導向、以數據為支撐、以技術為引擎,既是對過往教學成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戰略謀劃。全體蘆中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同心同向、共研共進,為打造區域教育標桿校而不懈奮斗!
(李竹欣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