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堅守!節日里最動人的“風景”
发稿时间:2025-02-05 08:57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從扮靚城市妝容的環衛工人,到保障市民游客平安出行的公交車司機,從“電”亮萬家燈火的電管家,到守護一城平安的特巡警,他們堅守崗位,溫暖著你我。他們的身影,定格成春節期間,綿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春節,象征著團圓、溫暖和新的開始。在這個喜慶團聚的日子里,綿陽各行各業還有許多人扎根一線、堅守崗位,傳遞別樣年味和溫暖。

  從扮靚城市妝容的環衛工人,到保障市民游客平安出行的公交車司機,從“電”亮萬家燈火的電管家,到守護一城平安的特巡警,他們堅守崗位,溫暖著你我。他們的身影,定格成春節期間,綿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環衛工人:扮靚城市“妝容”

  本報訊(記者 劉晏男 張瀚巍)1月29日,大年初一,4時40分,天還沒亮,環衛工人劉蓉和同事們已經身著橘黃色的工作服,手持長短掃帚、簸箕、抹布等工具,在步行街商圈忙碌了起來。

  節日期間,人潮涌動,地面的垃圾增多,劉蓉和同事們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掃帚,仔細地將灰塵和雜物清掃干凈,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掃帚與地面摩擦發出的“沙沙”聲,仿佛是城市蘇醒的前奏。

  6時20分,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辛勤勞作,劉蓉和同事們完成了第一輪普掃工作,打掃過后的道路干凈整潔。在片刻的休息時間里,劉蓉從隨身攜帶的口袋里拿出早飯,快速吃了起來。她一邊吃,一邊念叨著:“一會街上人就多了,要開始巡回保潔了。”

  對于劉蓉來說,春節在崗已成為常態。采訪中她告訴記者,春節只會比平時更忙。在從事一線環衛工作的16年里,她度過了數個堅守崗位的春節。

  10時,步行街商圈的人流量開始逐漸增多。劉蓉和同事們當天主要工作任務是在12時前完成兩輪普掃,還要不間斷巡回保潔,清理路面水篦子、清潔垃圾箱,并及時更換垃圾袋,轉運垃圾。

  11時30分,距離早班結束還有半小時。劉蓉從北街路口沿路再一次巡回保潔。“我就想把自己的工作做細做好,等會交接班的時候,心里才踏實。”劉蓉笑著說:“我把我工作的區域看成是家,把家里打掃干凈了,來的客人看到高興,我也高興。”

  據了解,為了保障春節期間綿陽步行街商圈的環境衛生,環衛部門提前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不僅增加了保潔人員的數量,還延長了工作時間。同時加強垃圾清運管理,確保垃圾不堆積。

  醫護人員:堅守健康“醫”線

  本報訊(記者王儻劉鳳君任明勇郭若雪)2月1日,大年初四,記者步入綿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四〇四醫院)急診科內,分診臺前,護士們正有條不紊地接待前來就診的患者。

  “余醫生,這個病人外傷比較緊急……”9時30分,分診臺處傳來一聲呼喊,急診科主治醫師余海波起身沖出診室,攙扶病人立即開展創傷處理。

  “由于患者摔倒時有短暫暈厥,需要做下一步檢查,注意避免傷口感染……”余海波耐心地為患者家屬叮囑注意事項后,又投入到下一名患者的診治中。

  趁著患者等待檢查報告的間隙,余海波告訴記者,“別人是忙過年,我們是過年忙。急診科是守護生命健康的‘最前線’,120出診、科室坐診以及搶救室每時每刻都需要醫護人員堅守一線。過年期間,急診科一名醫生平均每天要接診100位患者。”

  約一小時后,急診外科診室的門口,候診患者逐漸多了起來。余海波說:“春節期間,由于人們餐食量增大,飲食搭配失調,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比平時更多,患者就診時間較平日里更集中,診治壓力高峰狀態一般會從中午持續到夜晚。”

  作為急診科的一名“老兵”,14年的從醫生涯里,余海波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假期。“每年春節期間我都在這里值班,雖然不能與家人團聚,但救死扶傷,守護百姓健康是我們的職責。”余海波笑著說,“春節期間患者出院后都會來道一句‘新年快樂’,這讓我們心里暖暖的,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66路公交車駕駛員羅小燕堅守在崗位上 (記者 王儻 王何力 攝影報道)

  公交司機:保障節日出行

  本報訊(記者王儻王何力)2月2日,大年初五,盡管是闔家歡聚的喜慶日子,但對于綿陽公交集團66路駕駛員羅小燕來說,這不過是又一個平常的工作日。

  9時,記者在科創園公交樞紐站見到羅小燕時,他正在檢查車況,查看電機和電路情況,在敲擊輪胎檢查胎壓、擦去車身的污漬后,他才放心登車出發。作為一名公交車駕駛員,羅小燕在這條線路上已經跑了11年,風雨無阻、全年無休。他深知,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是自己義不容辭的首要責任。

  當66路公交車緩緩停靠在園藝東街站點時,車門一開,就有好幾名乘客忙著上車。羅小燕連忙提醒道:“不要急,不要擠,一個一個上,老人家您先上車找好位置坐穩。”

  公交車駛入終點站后,羅小燕告訴記者,公交車是方便乘客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跑來的乘客”不只是規定,也是一位好司機的基本素養。“先坐穩、再起步、轉彎緩、變道慢、‘等跑來’……”這是他多年來保持的好習慣,始終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

  下車檢查車況后,羅小燕快步來到休息室,取出飯盒準備吃中午飯。趁著熱飯的時間,羅小燕給家里打了一通電話。接電話的是他的大女兒,父女倆簡單嘮了幾句家常。通過電話,羅小燕的大女兒告訴記者,“雖然爸爸沒有回來陪我們過春節,但還是理解他的工作,能夠方便更多市民出行,我們也為他感到驕傲。”

  新春佳節,在綿陽,像羅小燕這樣堅守崗位的公交司機還有很多。1月28日至2月1日,綿陽公交集團日均投放運力888輛,日均1400余名駕駛員在崗,他們舍棄了與家人團聚的寶貴時光,守護城市出行“煙火氣”。

  在火車站站前廣場,特巡警開展武裝巡邏。(記者 鄧勇 唐云峰 攝影報道)

  特巡警:守護一城平安

  本報訊(記者鄧勇唐云峰)1月30日,大年初二。6時30分,52歲的綿陽特巡警劉斌匆匆走出家門,來到市公安局火車站聯勤警務站,穿上警服,佩戴好警帽和裝備,他的眼中滿是堅定與專注。

  8時,早會結束后,劉斌詳細部署了當天的勤務,要求大家時刻保持警惕,做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萬全準備。

  “初一一過,火車站客流有明顯增加。尤其從初三開始,基本保持在一個高位運行的階段。”劉斌告訴記者,作為火車站站前廣場的定點值守人員,他們要24小時不間斷進行武裝巡邏,做到“白天處處見警察,晚上時時見警燈”,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全面防范遏制各類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筑牢安全防線。

  “向左轉,齊步走。”伴隨著劉斌一聲口令的發出,當班的四人小分隊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了第一輪巡邏。從警衛室到綿陽站進站階梯,再到馬踏飛燕雕塑,圍著站前廣場走一圈,是他們的行進路線。“早上8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除了1個小時一趟的基本巡邏,不定時的客流高峰期都要去一趟。”劉斌說,這段看起來不算長的巡邏距離,他們每天至少要走上30個來回。

  說是巡邏,但工作遠不止此。

  在站前廣場,返鄉和出行的旅客絡繹不絕,劉斌和同事們穿梭在人群中,密切關注著周圍的一舉一動。除了重點人員身份排查,他們還需要為旅客提供各種額外服務,從指引方向到幫助搬運行李再到護送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有事情找警察”這句話在他們身上變得具象化。

  今年,是劉斌投身公安工作的第29個年頭,也是他連續29年春節堅守崗位。當提及家人,劉斌的眼底閃過一抹復雜神色,聲音微微顫抖,“作為一名在基層一線的民警,和家人總是聚少離多,尤其是逢年過節,恰恰是最忙碌的時候。真心感謝家人,一直以來都特別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中午時分,劉斌和同事簡單吃過午飯,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巡邏工作中,用腳步丈量平安,用堅守和奉獻守護一城平安。

  電力工人在巡線的路上       (記者 鄧勇 謝斌 攝影報道)

  電力工人:“電”亮萬家燈火

  本報訊(記者鄧勇謝斌)1月31日,大年初三。一大早,國網北川羌族自治縣供電公司永昌供電所員工汪志剛就穿上工裝,拿上工具包,和同事們開始了當天的春節保電巡線工作。從供電所到圣燈山村,10公里左右的距離,彎彎繞繞的山路,竟開了20多分鐘。

  柴刀開路、腳踩泥濘,在山林中,一座高聳的輸電鐵塔出現在汪志剛眼前。

  “這條10千伏城農線雙福支線,關系到當地2000多名村民的用電,屬于重要巡檢對象。”汪志剛告訴記者,巡視線路,是他和同事們春節保電最頻繁的工作之一,主要就是一個“看”字:看設備有沒有斷裂或者破損的地方,看線路通道有沒有樹障隱患,會不會危及到線路安全運行。身邊的同事利用望遠鏡觀察鐵塔四周的狀態,逐一排查隱患,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供電穩定的“蛛絲馬跡”。

  線路巡檢結束,汪志剛和同事們繼續驅車來到了圣燈山村。在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時,他們細心提醒村民過節期間注意用電安全,并拿出了隨身攜帶的便民服務小卡片,“大家有任何用電問題,都可以撥打卡片上的電話,24小時都有人值班。”隨后,在村里的一處變壓器前,汪志剛和同事清理變壓器周圍隱患,并仔細檢查設備運行情況。“恰恰線路經過林區,我們要提醒村民不要在線路下燒香祭祖。”汪志剛說。

  49歲的汪志剛,做電力工人已經整整28年了。“春節是大家最輕松歡樂的時候,但也是我們壓力最大的時候,因為只有保障安全可靠的用電,才能讓大家度過一個亮堂溫暖的春節。”汪志剛說,每年的春節他們都是24小時值班,確保老百姓在用電方面遇到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做出響應,及時處理。

  在綿陽,像汪志剛這樣的電力人,他們舍小家顧大家,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用責任和擔當“電”亮萬家燈火。

  志愿者耐心解答游客疑問      (記者 楊方彧 何茂松 攝影報道)

  志愿者:貼心服務不打烊

  本報訊(記者楊方彧何茂松)2月3日,大年初六,綿陽各大文旅場所年味十足,游人如潮。在人來人往中,一抹“志愿紅”頗為亮眼,他們以飽滿的熱情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咨詢引導、文明勸導、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營造歡樂祥和的新春氛圍。

  走進越王樓景區,記者看到,志愿者們正穿梭在各個崗位上。有的在入口處耐心解答各種問題;有的手持引導牌,耐心為游客指引路線;還有的站在展廳角落,時刻關注展廳內的秩序和安全。

  在游客服務中心咨詢臺點位,志愿者楊杰麟正耐心地為一對年逾花甲的老夫婦解答疑問。剛送走老夫婦,又迎來一群游客,楊杰麟嫻熟地為他們換票并說明檢票入園流程。

  “這是我第六天參加志愿服務,每天游客都非常多。”楊杰麟就讀于成都吉利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利用寒假增加社會實踐經驗,她認為用志愿服務的方式過春節假期很有意義。

  在市博物館,新春系列活動熱鬧非凡,寫春聯、投幣祈福、拓印……

  “請問在哪里能蓋博物館印章?”“導覽圖在哪里領取?”總服務臺前,志愿者朱佳雨菲正在為游客指引方向。忙完一波客流小高峰,朱佳雨菲與記者分享了參加志愿服務九天以來的見聞,“外地游客非常多,他們慕名來看鎮館之寶‘發財樹’,冰箱貼、紀念幣等文創產品銷量也很高。”

  出于對歷史和文物的濃厚興趣,春節期間朱佳雨菲每天從安州往返市博物館進行志愿服務。“看到有游客在留言簿寫下‘感謝志愿者’,我特別開心。”朱佳雨菲說。

  據介紹,春節期間,共有2350人次的志愿者在全市92個重點文旅場所點位服務,用貼心服務溫暖八方游客,用“志愿紅”映亮“新年紅”。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