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第文化旅游特色街區春意盎然
清明節小長假,各方游客涌入梓潼,文旅市場熱度堪比節節攀升的春日溫度。據統計,清明假期,梓潼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5.32萬人次,同比增長150%,A級景區門票收入67.79萬元,同比增長159%。
□林忠偉 胡莎莎 記者 劉曉東 文/圖
紅色旅游 激發愛國情懷
這個清明,兩彈城景區的紅色旅游火到需要限流。據統計,清明小長假,兩彈城接待游客1.32萬人,同比增長154%,實現門票收入27.8萬元,同比增長371%。
清明期間,兩彈城舉辦“致敬兩彈元勛”主題活動,各地中小學師生、干部群眾及游客等紛紛走進兩彈城,以實際行動緬懷先烈,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
50多年前,鄧稼先、王淦昌、于敏等功勛科學家,在兩彈城打造出一批守護祖國和平安寧的“國之利器”,用生命詮釋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同學們向鄧稼先銅像獻花
鄧稼先舊居,這座簡樸而溫馨的小院,曾是鄧稼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小院前,人們手持鮮花,莊嚴肅立,滿懷崇敬之情向鄧稼先銅像獻花、默哀鞠躬,向這位功勛科學家致以崇高敬意。
“老一輩科學家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命運,用科技創新挺起民族脊梁。如今我們在享受科技成果時,更要銘記這些奠基者的付出。”梓潼縣西部計劃志愿者陳安表示,“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燈塔,在新時代傳承好‘兩彈一星’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層,奉獻青春。”
除了緬懷活動,人們還走進兩彈歷程館、功勛墻等地,通過看展覽、聽講解等多種方式,追尋紅色足跡,凝聚奮進力量。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模型,生動展現了先烈們艱苦奮斗的歷程和輝煌成就。
“鄧稼先不怕犧牲、一心為國,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核事業,他的精神深深激勵著我。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應該永遠記住他,向他學習,今后報效祖國。”綿陽師范學院附屬學校學生賈蓓希說。
櫻花節打卡拍照
踏青賞花 解鎖鄉村新玩法
依托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梓潼各地還以花為媒打造多元化賞花踏青產品,推出生態游、鄉村游等“賞花經濟”提質增效。
清明假期,正值梓潼縣寶石鄉第六屆櫻花節,千畝櫻花競相綻放,當地組織文藝表演、生態漫游等多元活動,為游客打造清明假期出游好去處。
活動現場,位于寶石鄉紅豆村的十里花卉長廊游人如織,不斷有旅游大巴載著游客來到這里,眾多游客在花瓣步道漫游,觀櫻花、賞海棠,拍照打卡,很是愜意。
“這邊的花很美,今天專門帶著家人過來看一下,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游客趙雪英說。
據了解,當地依托“櫻花+”多品類花卉布局,已形成涵蓋桂花、銀杏、杜鵑、紫薇等100余個品種的四季花海景觀,形成一年四季均有花開、觀光旅游長盛不衰的局面。
櫻花節期間,紅豆村集體30畝生態水庫現場開網捕魚,幾千斤白鰱、花鰱、草魚打撈上岸后,被送往當地農家樂供游客挑選品嘗。“現撈現做,新鮮得很!”現場游客贊嘆。
當地以花為媒帶動鄉村旅游持續發展,已成功舉辦五屆櫻花節,今年是第六屆櫻花節,吸引了廣元、德陽、遂寧、成都等地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七曲山迎來八方游客
多重保障 穩定旅游市場
七曲山風景區內有古蜀道、古皇柏、古建筑、古文化等景觀,以世界唯一的文昌文化和全國最大的純古柏林享譽海內外。
在這里,游客參觀古建筑博物館、享天然氧吧、賞洞經古樂、掛幸運紅符、敲平安鐘,全方位體驗梓潼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多樣的民俗底蘊。
除了七曲山,游客還走進狀元第文化旅游特色街區,漫步仿古主街,移步水街棧橋、駐足親水碼頭,每一處都是文化和自然交融的時尚打卡地。
據統計,清明小長假,七曲山風景區共接待游客1.24萬人,同比增長63%,實現門票收入39.99萬元,同比增長97%。
據介紹,為保證清明小長假期間旅游市場穩定,梓潼縣文廣旅局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按照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實時監測文旅市場動態。節前對全縣A級景區、星級飯店、娛樂場所、藝術培訓機構等開展安全大檢查,整改疏散通道堵塞等問題8項。中國兩彈城景區通過線上預約分流游客,七曲山風景區啟用臨時停車場1處,新增停車位200個。相關單位和部門組織文旅志愿者積極開展“文明旅游溫馨服務”行動,設置咨詢服務點2個,準備景區宣傳資料2000余份,值班和投訴電話保持全天候通暢,及時處理游客咨詢投訴。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