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聲”決定“民生” 為群眾幸福“加碼”
2025涪城票決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出爐
綿陽新聞網訊 日前,涪城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票決通過十個2025年涪城民生實事項目,涉及水利、教育、醫療等領域,助推全區持續改善和保障民生,進一步織密民生保障網。
此次票決通過的項目中,其中三個與教育息息相關——
空調安裝“清涼工程”。為全區44所公辦學校安裝空調,31所學校進行電力增容,41所學校進行線路改造。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辦學條件,優化師生學習和生活環境,回應社會各界期盼,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學校“筑基工程”。完成涪城學校(一期)建設項目框架主體施工;完成六一學校(二期)建設項目基礎施工,增加學位供給,增進民生福祉,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心理健康“育心工程”。面向全區小學四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學生開展心理體檢;為全區心育力量薄弱的學校,提供團體、個體心理輔導不少于5次;為全區學生錄制36節心育精品課,開設家校共育巡回大講堂,全年開展家庭教育培訓100場,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讓“民聲”決定“民生”。記者了解到,今年票決出的民生實事項目中,食品安全、農田水利等也是群眾關注度高的項目被精準選出,凸顯民生熱度。
食品安全抽檢——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700批次,強化民生保障,增強消費者信心,提高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提振食品消費經濟;提升食品安全監管靶向治理能力,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整治山坪塘69口,整治石河堰3座,新(改)建提灌站25座,新建、整治渠道50公里,新(改)建生產作業道4.2公里,新建機耕橋1座。項目實施后,新增、恢復灌面2.7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4萬畝,促進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城中村老舊居民點消防管網建設——完成17個城中村老舊居民點的消防管網建設,增強初期火災處置能力,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城鎮排水設施能力提升工程——實施青義、御營壩管網排查及修復項目、高圣平片區排水管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城鎮排水設施建設項目,實現城區排水管網排查全覆蓋,進一步提高城鎮污水收集率、處理率,改善城鎮水環境。
路橋整治提升——德政園至原關帝場鎮段6公里道路提升整治,完成建設進度60%;完成吳新路北線1.6公里維修整治,完成金石路石梯子橋拆除重建,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保障車輛通行順暢和群眾出行安全。
新生兒48種遺傳代謝疾病(串聯質譜)篩查——為2025年涪城區助產服務機構內出生且父母雙方或一方為涪城戶籍的活產新生兒,以及涪城區助產服務機構內出生的且父母雙方或一方為全市重點招商項目人員、重點企業人員、高層次人才、重大裝置主要建設人員的活產新生兒提供一次新生兒48種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費用補助,提升優生優育水平。
統規統建安置房建設——天生橋片區城中村改造統建安置房、科技物流園統規統建安置房、浸水村統規統建安置房(一期)三個安置點11.4萬平方米,2025年完成框架主體結構施工;廣福村安置房6.51萬平方米,2025年完成房屋主體建設的80%;古井家園建設項目(一期)安置房5.75萬平方米,2025年完成房屋主體建設的70%;范家片區城中村改造統建安置房4.3萬平方米,2025年完成房屋主體建設的40%;青羊村統建安置房實現分房,安置拆遷農戶約1100人。(記者 尹秦)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