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反映,位于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綿興東路,市政務服務中心附近的一處人行天橋的電梯安裝后一直未啟用,封閉的電梯門上被人寫上“面子工程”字樣。不少網友跟帖質疑道:“修電梯是為了方便市民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但為什么建好后卻又不能用?”
3月19日,記者前往現場采訪時看到,連接四處路口的人行天橋總共配備有四部電梯,電梯門上覆蓋著一層保護膜,電梯旁邊的電子屏按鍵也未安裝,四部電梯似乎還處于“準備運行”的狀態。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告訴記者,去年電梯修好后就沒有運行過,“本來是方便行人的,沒想到就成了一件擺設。”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電梯修好不用?記者獲悉,該人行天橋四部電梯屬于市政務服務中心惠民配套工程之一,于2024年11月修建,12月主體建設完工。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電梯還差五方通話對講系統,這一部件需要定制,所以電梯還未通過驗收。”業主單位綿陽新興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五方通話對講系統是一種用于電梯乘客和相關人員之間進行通話的設備,由于該人行天橋電梯位于道路干道上,需要配備的是無線對講系統,且需要定制,耽誤了電梯正式啟用的時間。
為何電梯主體完工了還在定制部件?施工方工作人員解釋,電梯五方對講的設計方案是根據電梯建好后實際情況而定的,要合理規劃功能設置,確保緊急情況下五方對講系統暢通,救援人員及時趕到,因此該人行天橋電梯最終選擇了無線對講系統。“計劃4月初完成驗收并投入使用,期間給群眾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我們也會盡快催促設備到位,讓電梯用起來,方便群眾出行。”該工作人員表示。
(涪江觀察記者 曾晨 熊美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