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未許詩人夸此地 卻因綿州憶越州——從魏城賦詩看陸游的宦游情結與故園之思
发稿时间:2025-03-23 08:28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宋乾道八年(1172年)十一月的一天,綿州魏城縣迎來一位特殊訪客——陸游。

  陸游筆下的魏城,正煥發出新的時代風華。

  宋乾道八年(1172年)十一月的一天,綿州魏城縣迎來一位特殊訪客——陸游。他在魏城停留數日,并寫下了詩作《綿州魏成縣驛有羅江東詩云“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戲用其韻》:

  老夫乘興忽西游,遠跨秦吳萬里秋。尊酒登臨遍山寺,歌辭散落滿江樓。孤城木葉蕭蕭下,古驛灘聲虢虢流。未許詩人夸此地,茂林修竹憶吾州。

  落寞入蜀,途經魏城

  此次入蜀,對陸游而言,滿是苦悶。雖詩中稱“老夫乘興忽西游”,看似一場隨性之旅,實則不然。陸游出生于北宋滅亡后的南宋初期,入仕后因力主抗金,遭主和派排擠。乾道七年(1171年)冬,夔州通判任滿,他求職無門,向丞相虞允文求助,次年三月才進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任“左丞議郎四川宣撫使司干辦公事、兼檢法官”。

  在王炎幕府,陸游滿懷“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多次獻策抗金,還奔赴前線。然而南宋朝廷內部斗爭激烈,在主戰與議和間搖擺,最終議和派占上風。乾道八年九月,王炎被調回臨安,幕府解散,陸游再度面臨失業。好在十一月,他接到調令,前往成都府路安撫司任參議官。

  當年陸游47歲,古人眼中已屬大齡,故自稱“老夫”。一個“忽”字,道盡內心無奈。他騎著毛驢從南鄭西行,經沔陽至三泉,再乘船到益昌(今廣元市),改走金牛道前往成都,途中以“渭水岐山不出兵,卻攜琴劍錦官城”來表達自己的不甘。

  魏城美景,觸動情思

  旅途中,陸游并未匆匆趕路,而是一路賞景、一路創作,借詩詞排解情緒。抵達魏城縣驛站后,他到縣城周邊游覽。身為詩人,他記起在驛站中讀到羅隱的《魏城逢故人》,尤其被“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所觸動,遂寫下《綿州魏成縣驛有羅江東詩云“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戲用其韻》一詩。

  入職王炎幕府本是難得機遇,卻因政治因素,陸游被迫從陜西前往成都,離家更遠,正是“遠跨秦吳萬里秋”。綿州風光秀麗,魏城縣也不例外,吸引眾多文人前來。即便心情不佳,陸游文人的習性依舊不改。他暫停去成都赴任的腳步,在魏城停留數日,走訪周邊寺觀,北山院、石堂院等地或許都留有他的足跡。

  在魏城,陸游帶著美酒游覽山間寺觀,也到江邊閣樓飲酒賦詩。歷經歲月變遷,他用“孤城木葉蕭蕭下,古驛灘聲虢虢流”描繪魏城當時的境況。身處蜀地魏城,陸游只是一名游子、過客,面對這里的美景,他無法盡情贊美,看到江畔“茂林修竹”,不禁思念家鄉,鄉愁縈繞,滿是對故鄉的深情回望。

  詩意魏城,千年流轉

  在陸游眼中,當時的魏城宛如一幅寧靜的風光畫。魏城歷史悠久,是中原通往蜀地的交通要道。西魏廢帝二年(553年)設魏城縣,治所在今游仙區鹽泉鎮,隸屬巴西郡,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屬潼州,五年后屬綿州。隋大業十年(614年)治所遷至現今魏城鎮,唐至宋隸屬綿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魏城縣并入綿州。

  魏城人文底蘊深厚,有隋唐時期的北山院、石堂院,北山院的摩崖造像更是聞名遐邇。在陸游眼中,古城、落葉與流水動靜交織,構成一幅生動畫面。“孤城木葉蕭蕭下,古驛灘聲虢虢流”,既描繪了魏城景致,也反映出陸游當時的心境。此次入蜀讓他無法繼續抗金,內心滿是悵惘失落。即便心情抑郁,魏城美景仍令他陶醉。離開魏城后,陸游在綿州大地又創作了不少贊美當地風光的詩篇。

  600多年后,綿州知州文棨在一個雨過天晴的日子寫下《魏城》,那時的魏城只是一個驛站,繁華不再,只剩下“老樹抱孤城”的蕭瑟。幾百年過去后,如今的魏城已成為四川省百強中心鎮。若讀者朋友有閑暇,不妨循著詩人們的足跡,走進魏城,去探尋古鎮的歷史人文蹤跡。

  小知識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杰出的文學家、史學家與愛國詩人,著有《入蜀記》《劍南詩稿》《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佳作。

  (記者 張登軍/文 王勇/圖)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