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政協委員調研羌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一次次深入的調研協商,一份份翔實的建言報告,一項項務實的創新舉措,一件件為民解憂的實事好事,串聯起北川羌族自治縣政協及其常委會的履職軌跡。
回望2024,北川羌族自治縣政協及其常委會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決策部署,在中共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堅強領導下,在市政協有力指導下,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全面建成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和中國式現代化北川貢獻政協力量。
強化政治引領 鑄牢政協之“魂”
堅持黨的領導是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縣政協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四川省政協成立70周年大會精神。
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學、政協講堂輔導學、專題培訓集中學等方式,引導全縣政協委員、政協機關干部,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結合起來,深刻認識人民政協的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切實擔負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
精心舉辦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暨迎國慶“改革開放新征程同心共建現代化”茶話會,組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積極參加市政協書畫攝影展、主題征文、座談交流等系列活動,深化宣傳闡釋和理論研究,不斷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不懈做好深化、內化、轉化工作,組織參加市政協“分基地”理論與實踐課題研究,立項4項,全部結項。把新聞宣傳工作融入政協履職全過程,全面唱響同心奮進“好聲音”,在四川政協報等主流媒體發稿量穩定增長,被省、市政協表揚為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助力北川高質量發展 擔起政協之“責”
“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北川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要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教融合,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刻不容緩。”……
過去一年里,縣政協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參政議政、獻計出力。主席會議成員帶頭開展調研協商,形成《關于抓好重點鄉鎮經濟發展》等調研協商報告9篇、提出意見建議100余條,以務實有用的協商成果更好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北川篇章獻計出力,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現政協擔當與作為。廣大政協委員立足自身崗位,深度參與同心共建現代化北川專項行動,在服務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中當示范、做表率,縣政協被表揚為全市政協系統“同心共建現代化綿陽活動先進集體”。
緊扣高質量發展獻良策。從打造西部低空經濟發展高地,到繁榮特色商業街區助力消費能級提升,再到深化稅惠服務助企利民促發展。縣政協圍繞“四縣一融合”發展思路,聚焦“五大攻堅行動”,扎實調研協商、積極建言獻策。
緊貼文化賦能發展建諍言。縣政協深入貫徹縣委“文旅興縣”戰略,助推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建設。圍繞“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促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等開展協商監督,積極探尋文化與旅游、農業、商業等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緊盯生態功能區建設出實招上,縣政協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弘揚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的思路,積極建言“環境增值+生態產業”的綠色發展模式。
北川政協開展協商議事活動
擦亮履職品牌 激活政協之“能”
縣政協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民生改善作為履職工作的著力點,把推進履職能力建設作為提升政協工作貢獻率的著力重點,立足協商主業搭好平臺,提升雙向發力機制效能,更好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
鞏固深化“1+2+4+N”協商議政格局,全面落實政協機關委室、參加單位、經開區、鄉鎮、村(社區)、委員“全覆蓋”,不斷豐富拓展協商民主途徑和渠道,持續擦亮“爾姆孜巴·有事來協商”工作品牌。全年共開展各類別多層次協商議政90場次。準確把握新時代提案工作新要求,加強提案選題線索征集,嚴格提案審查立案標準,創新提案質量和提案辦理質量雙向評價制度,深化重點提案民主評議制度,五屆四次全會立案的72件提案全部辦復。縣政協工作不斷提質增效,創先爭優氛圍更加濃厚,榮獲省市政協表揚8項9人。
堅持“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搭臺、各方參與、服務發展”的小微協商議事格局,縣政協委員下沉基層,架起密切聯系群眾的“連心橋”。全年圍繞“人居環境綜合提質”“規范弱電三線線路”等,開展小微協商49次,解決民生難題80余件。溫高歡委員工作室“推進‘心沐計劃’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青片鄉羌文化特色民宿旅游打造”、通泉鎮“北川、江油、安州三地五鎮攜手共建鄉村振興致富路”、陳家壩鎮寶桃村“果+蔬+藥”產業整合發展、擂鼓鎮推進鎮村優化人居環境綜合提質等一批小微協商成果得到有效轉化,被市政協表揚為典型案例,通泉鎮政協委員聯絡站被省政協表揚為“有事來協商”工作先進平臺。
加強團結合作 廣聚政協之“識”
一年來,縣政協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積極投身發展“第一線”,畫好合作“同心圓”,擴大聯誼“朋友圈”,匯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正能量。
加強合作交流廣聚共識。支持和保障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社會團體高效履職,組織開展聯合調研、聯動視察、聯合協商。通過協商搭橋、增信釋疑,更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聯誼交往深化共識。加強政治協商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密切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溝通聯絡,持續畫好團結奮斗“同心圓”。成立在外人士聯誼會西北聯絡站,持續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動員在外人士開展公益志愿服務,助力在外人士返鄉興業。
促進為民履職增進共識。優化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制度,引導委員加強與界別群眾、身邊群眾的聯系,當好基層政策理論宣講員、反映民意聯絡員,做好政策宣傳、解疑釋惑、化解矛盾、提振信心工作。在縣政協全會期間開辟專門“委員通道”,邀請委員圍繞“五大攻堅行動”實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低空經濟發展、文旅融合等熱點話題回應社會關切、講述履職心聲。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