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掛圖作戰,從四個方面發力——
為城市能級提升城鄉融合發展筑牢堅實基礎
日前,綿陽高規格召開“新春第一會”,“發揮中國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成為會議主題。大會部署“八大行動”,印發“四張清單”,彰顯了綿陽推動新一輪發展奮楫爭先、勇立潮頭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實施規劃和資源要素保障的重要部門,在實施城市能級提升行動中,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如何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錨定發揮中國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目標,今年又有何打算和具體實施路徑?
實施城市能級提升行動,綿陽的基礎和優勢在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鐘培認為,在規劃和自然資源保障方面,綿陽具有堅實基礎。近年來,立足“規劃引領、管控約束、要素保障、服務民生”功能定位,綿陽認真履行“兩統一”職責,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位列“2021—2024年度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成果質量技術評估”優秀等次第1位,耕地數量連續3年“凈增加”,省市重點項目用地保障率實現“三連增”,地災防治連續14年實現“零傷亡”,加快筑牢城市能級提升的空間“底盤”。
“同時,綿陽也需要發揮已有的優勢和諸多機遇。”鐘培表示,政策機遇為綿陽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提供了有利條件。近日,綿陽獲省政府授權和委托行使省級用地審批權,涉及農用地、未利用地轉用審批權以及土地征收審批權、使用掛鉤指標報征審批權、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審批權等權限,將進一步提升全市土地管理工作質效,為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聚焦發揮中國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戰略部署,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將立足“規劃引領、管控約束、要素保障、服務民生”功能定位,對標要求掛圖作戰,具體從四個方面發力。
對標“強化城市規劃引領”決策部署,編制《綿陽市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工作方案》,持續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助推構建“雙中心、多組團”空間格局。加快建成中心城區詳細規劃“一張圖”,實現中心城區詳細規劃全覆蓋。開展國土空間規劃體檢評估,實現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對標“切實保障糧食安全”決策部署,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有序推動耕地恢復補充,確保耕地數量穩中有增、質量穩步提升。加快制定《綿陽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推進方案》,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更好服務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對標“提檔升級產業園區”決策部署,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深入開展土地投入產出比分析,進一步優化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深化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健全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多元化供應體系,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助力產業建圈強鏈。
對標“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決策部署,強化“全年防地災、源頭抓治理”理念,高效推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搬治結合”開展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和避險搬遷。扎實做好城市地質安全風險防控試點工作,加快建設城市地質數據庫,提升城市地質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為城市能級提升,城鄉融合發展筑牢堅實基礎。 (記者 蘭建春 唐韜)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