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致力打通“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應用”閉環,搶占低空經濟制高點——
北川通航產業園迎著春光加速“起飛”
北川通航產業園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
綿陽新聞網訊 新年伊始,北川通航產業園內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穿梭不息,數百名建設者奮戰一線,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昂揚姿態,掀起項目建設新熱潮。
2月11日,記者走進產業園建設現場,目光所及皆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自2月6日全面復工以來,園區內多棟廠房同步推進主體施工,鋼筋碰撞聲與機械轟鳴聲交織成“奮進交響曲”。
“目前3號樓至7號樓已全面封頂,其中,4號樓預計4月竣工并交付企業入駐。”通航投控公司工程項目部負責人劉強介紹,項目總投資7億元,占地145.15畝,涵蓋11萬余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及智慧化管網系統,現已完成總進度的60%,首批入駐企業即將開啟設備安裝調試。
項目建成后,園區將重點承接九月資產公司無人車生產運營、白鯨航線等14個高成長性項目,形成“研發—制造—運營”全鏈條低空經濟生態圈,為北川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核心支撐。
為保障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北川經開區創新實施“專員服務”機制,領導班子帶隊下沉一線,現場協調解決企業訴求;服務專員“一對一”定制化對接,推動政策精準落地;項目進度實時監控,固定資產投資“應統盡統”。
“我們建立了復工復產檔案系統,從安全規范到要素保障全程跟蹤,確保建設‘零障礙’。”北川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全流程提速、全周期服務,園區已實現企業100%復工復產,為一季度“開門紅”夯實基礎。
作為綿陽布局低空經濟的重要園區,北川通航產業園聚焦通用航空、智能制造、新能源三大賽道,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當前,園區已吸引多家頭部企業的目光,涵蓋無人機研發、航空零部件制造、飛行培訓等領域,產業集群吸引力效應初顯。
“這里不僅是廠房,更是創新‘孵化器’。”劉強透露,園區規劃配套科研中心、試飛基地及智慧物流體系,未來將打通“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應用”閉環,助推北川搶占低空經濟制高點。
北川通航產業園的沸騰場景,正是北川“拼經濟、促發展”的生動寫照。新年以來,北川以“拼”的銳氣、“搶”的勁頭、“實”的作風,統籌推進項目攻堅、產業升級、消費提振三大行動,以爭分奪秒的節奏,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為綿陽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貢獻北川力量。(記者 唐云峰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