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們在大棚采摘小白菜
綿陽新聞網訊 2月5日,三臺縣立新鎮家庭農場負責人肖冬梅和農戶們一起來到蔬菜大棚,開始收割新年第一茬小白菜。記者跟隨農戶走進大棚,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翠綠,棚內的蔬菜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嘿,今年的小白菜長得真不錯。”采摘、捆扎、打包、搬運、裝車……進入大棚后,農戶們立馬忙碌了起來,只見大家熟練地將一棵棵成熟的小白菜去根、去老葉、去雜質后裝入菜籃子里,農戶們一邊干活一邊拉家常,分享著自家過年的高興事。從農戶們的聊天中記者了解到,自從他們來到家庭農場上班,不僅學到了種植小白菜的技術,而且收入增加了,日子也過得紅火了,這個年過得別提有多開心了。
“因為小白菜種植簡單,經濟效益高,帶動能力也強。從播種、施肥、管護到采收的各個環節,都能給周邊群眾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可觀的勞務收入。”肖冬梅告訴記者,大棚基地全年都雇用附近村民來干活并支付工資,根據不同工種,每天有100至150元的工資報酬。
據了解,這片菜地原本是村民們的自留地,2023年被家庭農場流轉后,用于種植大棚蔬菜,吸納周邊有勞動力的村民們實現家門口就業,村民們從傳統的農民轉變為農業工人。他們不僅可以領取土地承包費,還能通過在農場打工獲得工資收入,收入顯著提升。
帶動村民就業的同時,該村還不忘發展智慧農業,農場先后引進了真空預冷機、氣吸式播種機、配套裝備噴灑式雜質過濾水質一體機等先進農業設施設備,節約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蔬菜品質也有了明顯提升。目前,該農場已搭建蔬菜大棚200余畝,種植露天蔬菜300余畝。
“下一步,立新鎮將堅持以產業振興為抓手,立足自身發展定位,瞄準市場需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產業,輻射帶動群眾開展蔬菜種植。”立新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蔬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讓“菜籃子”成為老百姓的“錢袋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劉則秀 記者 李錦輝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