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能升級招大引優 匯聚高質量發展源頭活水
——專訪市經濟合作局局長董正紅
市第八次黨代會擘畫了新時期綿陽發展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的奮進號角。作為推動綿陽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主力軍”,全市經合系統肩負著擴開放、引增量、助轉型、促發展的歷史使命。如何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強勁的項目和增量支撐?11月24日,記者對市經濟合作局局長董正紅進行了專訪。
記者:市經濟合作局是如何學習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的?
董正紅:全市經合系統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通過系統學、深入思、務實干,切實把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轉化為經合工作的新作為新成效。
在“學”上,我們及時召開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采取“領學+研討”的形式,做到了對黨代會精神及其核心要義的學深悟透和準確把握。在“思”上,我們專題研究貫徹落實意見,起草形成并在全系統印發了《關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推動全市經濟合作工作實現新突破的實施意見》。在“干”上,我們立說立行,先后赴成都、北京、深圳、廣州等地洽談對接項目,先后赴高新區、涪城區、游仙區、江油市、經開區等地調研重大招商項目開工情況,成功舉辦全市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促成融通高科鋰電池、嘉力豐正氮化鎵晶圓、倍特藥業醫藥等33個、總投資500.7億元的項目正式簽約。
記者: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堅持精準專業化招商,推進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用大項目、好企業構筑綿陽未來發展新優勢。對標新任務新要求,市經濟合作局將如何謀劃行動?
董正紅:我們將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精心構建精準化、專業化、現代化的招商體系,著力搭建“招大引優、招特引新、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升級平臺,既擴張存量,又招引增量。未來五年,力爭全市累計引進到位國內省外資金4000億元以上、利用外資10億美元以上,助力綿陽加快建設西部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在構建現代化招商平臺上提能升級。更加注重借智外腦招商,依托科技公司搭建招商引資熱力圖、VR看園等智慧招商平臺,依托大數據分析機構“數字賦能”招商規劃、招商圖譜制作,進一步提升全市招商平臺能級水平。
二是堅持精準專業,在精選目標對象上提能升級。緊盯三類500強、央企國企、上市公司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中科院等各大科研院所及高校學府,瞄準重大戰略性、結構性目標企業,制定重點產業招商圖譜,優選招商引資對象。
三是堅持科學規范,在項目管理推進上提能升級。按照儲備一批、在談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滾動推進項目工作,研究出臺促招商“15條”措施,建立“3×2”標準化臺賬式項目追蹤機制,提高項目管理服務水平,加大推進情況考核激勵,促進項目盡早簽約落地、成勢見效。
記者:全市招商引資將聚焦哪些重點領域,奮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董正紅:一方面,我們將緊緊圍繞當前綿陽工業“1+4”主導產業及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重點聚焦新型顯示、半導體、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細分領域,開展招商引資,著力構建綿陽產業生態體系。另一方面,著力招引龍頭鏈主型、科技創新型、專精特優型、補鏈強鏈型、科研院所型、外商外資型六大重點類型項目,助推中國(綿陽)科技城的創新能級、產業能級大幅提升。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重點攻堅,全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匯聚形成賦能綿陽發展的源頭活水。(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錦輝)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