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當傳統制造業遇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數實融合”作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重要路徑。與此同時,“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縱深推進工業數智變革” 等舉措,也正在為四川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著強勁動力。
在此背景下,坐落于巴蜀大地的五糧液旗下的圣山白玉蘭實業有限公司,正在服裝制造領域悄然進行著一場“智改數轉”革命。過去的圣山白玉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典型縮影,人均效能提升遇到瓶頸;在招工困難背景下,用工質效難以保證;企業對“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質量”賦能自身發展有了更高要求……
產能瓶頸、用工難題亟待破解,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圣山白玉蘭攜手四川聯通對工廠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基于“全要素、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以智能制造為“手術刀”,對生產流程展開了一場精密的重構手術。
5G賦能:八大系統編織智造神經網絡
走進圣山白玉蘭的作業車間,數據的傳輸無聲流動,各生產環節各司其職又緊密聯動?;诼撏?G能力,智能車間個性化適配先進生產模式,配備工藝中心(PDM)、標準工時(GST)、訂單管理(OMS)、采購管理(PMS)、倉儲管理(WMS)、智能排產(PPM)、制造執行(MES)、外協管理(SCM)等系統及智能一體吊掛、智能平板分揀和裝箱碼垛等配套設備,集成研、產、供、銷一體數字化管控平臺,實現服務全過程快速響應、快速跟進、快速反饋,全力打造了服裝紡織業生產基地典范,助力服裝紡織業轉型發展。
數智轉型:全鏈智造激活效能蝶變引擎
煥新后的圣山白玉蘭,生產數據實時“無感”采集,自動分析員工技能、精準工序、智能排產,加快訂單、計劃管控與現場的協同效率。開款準備時間由原來的30天預計縮短到25天,轉款培訓期由5-6天預計縮短至2天。異常訂單反饋速度提升,人機物質量問題能盡早被發現,降低產品返修率,一次下機合格率由76%預計提高至91%。完善齊套配送及原輔材料管理,在制品“不落地”自動流轉,縮短交期,整體生產效率由45%預計提升至75%,人均產值提升13%;通過簡化工藝工序及可視化設備投入,現場生產管理人員及輔助人員數量下降30%。
現在的圣山白玉蘭,是5G綠色智慧工廠的標桿典型:軍品被裝等制式服裝的高精制作、沖鋒服等戶外運動服飾的專業定制、各類校服的規模化生產,不同制作工藝需求的服裝制作在數據驅動下無縫切換。在這里,傳統產業與5G能力融合創新,以數據為梭、網絡為線,編織著傳統產業向新質生產力躍遷的時代錦緞。
在更廣闊的巴蜀大地,四川聯通以“一個聯通,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的能力優勢,累計打造超200座5G工廠,賦能23類工業場景,為100余家重點企業插上數字化翅膀。未來,四川聯通將持續實施“融合創新”戰略,以網絡向新、技術向新、服務向新推動工業互聯網規?;瘧?,以數實融合的澎湃動能,織就四川新型工業化的壯麗圖景。
?。▉碓矗核拇撏ǎ?/p>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