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續大力弘揚古樹名木生態文化價值,將古樹保護與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相結合?我市近年來積極推進古樹公園建設,實現古樹保護、人居環境提升、文化傳承、助推鄉村旅游多重效益。
截至目前,已投入近400萬元,建設以“古樹保護+林長制”“古樹保護+鄉村振興”“古樹保護+傳統文化”等為主題的古樹公園32個,讓歷經滄桑的古樹釋放出生機勃勃的生態紅利。
□記者 陳榮 張瀚巍
江畔古榕見證歲月變遷
在三臺縣郪江古鎮,圍繞一棵樹齡200余年的古榕樹打造的“郪江古樹公園”,靜靜地依偎在郪江之畔。3月11日,記者來到“郪江古樹公園”采訪時,正遇一群鹽亭游客,面對有如世外桃源的美景,游客們不停地拍照留念。
與“郪江古樹公園”隔江而望的是一段至今完好的古郪道,遠古時期,人們就是通過這條古道把郪江盛產的鹽和銅運往全國各地。
“郪江是連接著川中、川東的咽喉要津。這棵古榕樹在我們當地被稱作‘祈福樹’,古時郪江的婦女們就在這棵樹下送別丈夫遠行,祈愿平安歸來。”當地居民楊平說。
“古榕樹下原來是一個農畜交易市場,環境臟亂差,一些人爬到樹上掛祈福條,破壞了古樹的生長。公園建成后,環境變美了,古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現在,這里成為了郪江古鎮的一個景點,更成為了當地群眾日常休閑的好去處。”郪江自然資源所所長劉德強介紹。
“最美古樹”助力鄉村振興
3月12日,記者來到安州區雎水鎮楓香村楊家大院“楓香古樹公園”。楓香村因這棵有著250年樹齡的古楓香樹而得名,2022年,這棵古楓香樹被評為綿陽市十大“最美古樹”之一。在這里,記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古樹保護為當地鄉村振興帶來的蓬勃動力。
“為更好地保護雎水鎮楓香村名木古樹,市林業局、安州區自然資源局組織實施楓香村古樹小公園項目,項目總投資50萬元,開展楓香古樹的白蟻防治、病蟲害防治、樹洞修復、土壤改良等復壯措施及生長環境改造和景觀打造。”安州區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介紹。
“楓香古樹公園建成后,我們村成功簽約農旅項目5個,總投資2500余萬元,帶有‘楓香IP’的鄉村旅游項目一一落地,結合環山環湖自行車賽、雎水春社踩橋等活動,帶動特色水產、特色研學等項目,共創收500余萬元,攪活了鄉村經濟的一池春水。”楓香村黨委副書記謝超告訴記者。
古樹公園更加“枝繁葉茂”
市林業局生態科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古樹公園”建設已初見成效,古樹的生態優勢逐漸轉化為生態紅利,成為古樹保護和促進旅游、弘揚傳統文化的加分項。
比如在平武高村鄉、水晶鎮建設的“三棵樹古樹公園”“珂楠樹古樹公園”,北川都貫鄉、陳家壩鎮建設的“千年紅豆杉古樹公園”“鐵堅油杉古樹公園”,梓潼縣演武鎮、臥龍鎮建設的“古柏王千年古樹公園”“九根柏千年古樹公園”等,在古樹保護和激活生態旅游服務和鄉村振興方面都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未來我市的古樹公園將如何發展?該負責人表示,我市未來的古樹公園發展將更加“枝繁葉茂”。
2025年,我市擬繼續采取由縣市區為主體、市財政予以激勵的補助方式,新建設18個古樹小微公園,讓更多市民享受到古樹保護帶來的生態紅利。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