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鏟除電詐“毒瘤”,讓群眾感受到安
新華社記者字強
依法嚴懲涉緬北等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制定辦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工作意見……今年兩高報告傳遞出打擊電詐的更大決心和力度,這將有效震懾違法犯罪分子,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電詐犯罪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其手段多樣翻新、隱蔽性迷惑性強,黑灰產業鏈環環相扣,成為治理難題。眾多受害者中,有的被騙得傾家蕩產,有的被騙得身心崩潰,造成大量人間悲劇。詐騙分子攫取的是老百姓的“養老錢”“看病錢”“救命錢”,侵蝕的是社會信任根基,挑戰的是法律權威和國家治理能力。
鏟除電詐“毒瘤”,要筑牢法治屏障,創新治理手段,凝聚各方合力,徹底斬斷罪惡鏈條,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狠抓電話卡源頭治理、強化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深化國際執法合作、用心做實反詐宣傳。
魔不勝道,邪不壓正。當前依法嚴厲打擊電詐等違法犯罪活動取得積極成果,經過持續打擊,躲在暗處的嫌犯到案伏法,技術反制能力顯著提升,基層防控網絡織密筑牢,全民反詐意識日益增強。徹底鏟除這個“毒瘤”,還需全面落實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推動打擊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堅決遏制電詐犯罪高發勢頭。
打擊電詐犯罪是持久戰、攻堅戰。保持高壓打擊態勢,給不法分子以迎頭痛擊,用法治力量牢牢守護群眾利益,讓正義之光照亮每一個角落。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