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作為“人工智能+”的有力踐行者,近年來,長虹控股集團全面推進“AI+”行動,以AI技術全面賦能產品、制造和運營。
“智能化技術迭代演進的背后,正是數據的海量‘投喂’。”全國人大代表、長虹控股集團董事長柳江認為,數據要素已深刻融入企業生產制造、科技創新的過程之中,正不斷重塑著產業形態。
此次柳江帶上全國兩會的建議,正是關于加快可信數據空間應用落地。“通過可信數據空間的打造,推動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讓‘數據要素×’賦能‘人工智能+’。”
柳江建議,要加快技術標準化,加強互聯互通。比如引導權威機構牽頭,聯合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制定可信數據空間相關技術標準,有效降低數據流通利用技術壁壘,促進可信數據空間平臺間互聯互通互認。
數據的安全也要有保證。“要建立健全面向數據流通利用的法律法規,加強適應數據要素市場的監管體制和機制建設。”柳江說。
在這個過程中,人才是關鍵要素。柳江建議,建立數據專業職稱體系,明確數據人才的專業發展方向和職業發展路徑。同時,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實習、實訓等方式,培養更多的數據人才。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