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區新型智慧醫療大健康管理中心項目加快推進
綿陽輝達糧油工作人員正在貼標
綿陽啟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運行控制中心
安江干渠建設現場
2月17日,剛出四川躍納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門,安州區產業合作發展中心主任劉小林拿著記錄好的企業臺賬,又馬不停蹄奔向下一個目的地——四川省科學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安州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園區共有企業570余戶,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141戶。這段時間,劉小林和同事兵分幾組,把轄區內的企業跑了個遍。“主要是了解企業節后復工復產情況,問問有什么困難和需求,全力以赴為企業保駕護航。”劉小林說道。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園區干部跟著“一路小跑”,這是當下安州區各級干部工作狀態的縮影。隨著安州區新春第一會以“五大關鍵干出安州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的號角吹響,全區上下迅速動起來、忙起來。企業、項目紛紛從“節日狀態”切換成“開工模式”,各級干部也元氣滿滿進入“奮斗狀態”,他們頻繁深入企業生產車間、項目建設一線,現場座談、助企問需,為實現“開門穩”“開門紅”加足馬力。
□記者 安崢 安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生產“忙”起來 企業開工拉滿弦
新春,安州區各個企業迅速進入“奔跑”姿態,紅紅火火的忙碌場景,顯得格外搶眼。
17日,記者走進綿陽輝達糧油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糧油醇香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作人員正操作設備,把新榨的食用油,通過罐裝、理蓋、貼標、封箱等工序,分別打包裝箱發往各地。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必偉表示,“目前生產線正在生產的都是來自川內和川外的訂單。現在我們加班加點,盡快把產品生產出來,提供給客戶,走向市場。”
據了解,作為安州區老牌糧油企業,輝達糧油現已發展成為擁有種植基地20余萬畝、年加工生產15萬噸高品質食用油能力的現代化企業。目前,企業共收到來自省內外10余家客戶、超300萬元的訂單,120余名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回到崗位,開足馬力加油干,而新建的日產30噸大米的生產線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即將投入生產。
張必偉告訴記者,目前生產線正在加緊生產,為全年產能目標開好頭,同時二期大米生產線也在年前完成了設備安裝和調試,近期也將開始生產,“我們將開足馬力全力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奮力沖刺第一季度開門紅。”
作為國內磷化工行業十強企業,位于安州區河清鎮的綿陽啟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也是機器轟鳴、產線流轉。300余名員工奮戰在生產一線,以實干擔當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企業控制中心,52個點位的實時監控畫面躍然屏上。工作人員通過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實時監測車間溫度、原料庫存、設備運行狀態等關鍵數據動態。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設備,以飽滿的熱情堅守崗位,搶抓生產進度,確保訂單按時交付。
該公司黃磷車間副主任劉建明表示,為了按時、高質量地交付訂單,滿足客戶需求,公司在春節前夕精心制定了詳盡的生產安排計劃,提前與供應商就原材料供應事宜深入溝通,全力保障供應鏈穩定。整個春節期間,黃磷、磷酸、六偏磷酸鈉等多條生產線火力全開,實行三班運行模式,確保生產不停歇。據公司負責人唐希勇介紹,預計一季度產值同比增幅將超12%,為全年10萬噸產能目標開好頭。
“2025年,將培育10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術企業超70家;預計全年完成產業投資51.9億元,爭取專債資金4.46億;新增30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智改數轉’,培育標桿企業2戶;新增省級綠色工廠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力爭成渝雙城經濟圈配套加工企業突破40戶,互采訂單金額超5億元,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11個;全力加快推進虛擬電廠建設,降低企業水、電、氣等各項經營成本;升級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完善政務服務、要素保障、供需融通等集成功能。”安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勁松告訴記者,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決勝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勢之年,更是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的開局之年。接下來,安州高新區將持續聚焦科技創新、加快產業升級、擴大對外開放、優化發展生態,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促改革。
建設“跑”起來 蓄勢聚力干勁足
新春煙火余溫未散,安州區各大在建工地已熱火朝天,紛紛鉚足干勁、搶抓開局,按下項目“加速鍵”,在新一年里奮力奪取項目建設“開門紅”。
安州區新型智慧醫療大健康管理中心項目復工后,施工方采取交叉作業方式,工程預計可提前半年完工。
日前,記者在項目建設工地看到,塔吊林立、運轉不停;住院大樓內,工人們在水平儀的校準下,進行內部磚墻砌筑工作,住院病房已初見雛形。項目負責人王家城告訴記者,“我們采取積極組織措施,分項分工,趕工期,加班加點,將后續工程提前到項目前期進行施工,交叉作業,這樣極大地保證了項目能夠提前交付使用。”
安州區新型智慧醫療大健康管理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包括新建門診、醫技、急診急救用房和住院樓等。項目于2月3日就組織管理人員進行了復工復產檢查,2月5日,所有施工人員近170人正式復工復產。
王家城表示,目前,項目施工進度已經完成總工期的30%左右,預計2026年6月份完工,比原定計劃提早半年投入使用。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安州區內患者就醫環境和條件,進一步提升區域內服務水平,為廣大居民的健康福祉提供堅實保障。
近日,安州區重點水利工程——安江干渠建設也迎來關鍵節點,整體進度已突破85%,預計今年5月底全面完工。作為區域農業灌溉“主動脈”,該工程通過技術創新與高效施工,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水動力”。
記者在馬道梁子段的施工現場看到,排架林立,與北川交界的渠段槽身已初見雛形。工人們忙碌而有序,有的正操作挖掘機,在基坑里熟練地揮動著機械臂,有的在高聳的腳手架上,小心謹慎地用螺絲和鋼釘固定模板。記者觀察到,渡槽槽身的支撐不再是鋼管架,而是在房屋建造工程中常見的盤扣架。
項目現場負責人賀曉東介紹,目前馬道梁子段建設進度已經完成了40%,現在進行的是基坑、排架、渡槽槽身的施工,在渡槽槽身支撐上首次采用盤扣架,它比以往鋼管架在搭設過程中操作更快速、更能保障整個架體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據了解,安江干渠工程安州區段共計9.06公里,其中渡槽約4公里,暗渠約5.06公里,目前工程進度已完成85%。區水利局水利股副股長謝甜表示,王家院子及何家溝渡槽均已完工,穿九合村涼亭的堵點已協調完成,現階段正在聚力馬道梁子渡槽施工,預計今年5月底全面完成安江干渠工程建設。通水后,將改變該區河東片區黃土、花荄鎮無骨干引水工程的歷史,新增灌面2.31萬畝,恢復及改善灌面1.5萬畝,惠及花荄、黃土鎮各村3萬余人。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