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綿幫幫”能幫出什么?在綿陽,能幫出一個勞務大品牌。1月3日,剛從外省回綿陽的“綿幫幫”勞務品牌負責人說起最近的工作,用了一個“忙”字來總結——歲末年初,該負責人一直忙著與省內外各家企業談勞務協作,方便年后直接將家政從業人員轉移到各地就業。“現在,‘綿幫幫’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很多有家政需求的公司都來跟我們對接,就業困難人員也來找我們就業,得一直忙到過年了。”該負責人說。
近年來,綿陽高度重視勞務品牌的培育和建設工作,秉持市場化運作與規范化培育原則,持續完善勞務品牌建設機制,致力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勞務品牌,有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正是伴隨這股春風,三臺縣家庭主婦李忠桃帶著老家十多名婦女來到“綿幫幫”,一起實現就業。
“以前我們都是在家務農、帶帶小孩,現在大家月工資最高的上萬元,家庭條件也好了不少。”如今,“綿幫幫”勞務品牌已先后承擔省市區各級就業創業培訓項目,幫助超過10000人次的女性學員實現穩定就業。
一幀幀務工的畫面、一組組給力的數字,離不開綿陽一系列細致入微、扎實有效的實際舉措——
將勞務品牌建設納入農民工服務保障年度工作重點,明確專人專責,細化評選標準,嚴格把控流程;
依托產業結構與資源優勢,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勞務品牌共育體系,精準推進品牌發掘與培育;
實施職業技能訂單制培訓“微改革”,支持勞務品牌企業通過備案組建企業培訓機構或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
樹一個品牌、帶一片就業、強一域經濟、富一方百姓。通過完善培樹體系、錨定地域特色、強化推廣應用和提升技能培訓等一系列舉措,綿陽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勞務品牌——
▲“川科發建工”廣泛參與國內外高科技廠房、數據中心建設,其創始人冷通福獲評“全國新星勞務品牌代言人”;
▲“綿州巧姐妹”榮獲全省唯一“家政技師”稱號;
▲“禹羌茶匠”員工屢獲“四川制茶大師”“四川評茶大師”稱號;
▲“詩城管家”有效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就業問題,被四川省總工會授予“四川省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綿陽共培育出勞務品牌12個,年產值總計近10億元,帶動5萬余人就業。其中“綿州巧姐妹”“川科發建工”省級品牌2個、市級品牌5個、縣級品牌5個,廣泛分布于制造業、建筑業、家政及保安服務業等多個領域。綿陽勞務品牌所幫扶的對象主要為學歷不高、年齡偏大、技能水平有待提升的就業困難群體。
勞務品牌建設方興未艾。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勞務品牌建設,加強品牌培育和推廣,進一步發揮勞務品牌在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力將勞務品牌打造成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金名片”,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幫扶困難群體就業,守牢兜住民生底線。
(涪江觀察記者 彭紫薇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