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郭超英
8月27日,剛投入使用2個月、位于綿陽涪城區新皂鎮綿陽傳化智慧物流樞紐項目園區內,數百輛各型物流運輸車穿梭往復,一件件大宗貨物在這個川西北最大的智慧物流樞紐港被發往全國或從全國各地運至綿陽。
該園區總投資達30億元,目前,已入駐綿陽中川、綿陽興招宏、四川萬實興達等商貿物流、卡車服務企業,整體入駐率達到70%。
“可實現國內物流企業集聚發展,為‘綿陽造’產品出川打通大動脈。”綿陽傳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劍鋒介紹。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此次投入運營的一期,已建成并投運聯運集配中心、智慧云倉中心、卡貿生態中心,將同步并軌傳化智能物流平臺,實現“一港發全川,一港發全國”。
“該項目一期的建成運營為浙川東西部協作開出‘新路’。”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協作開展以來,浙川齊心,一個個“更好的樣子”在綿陽日漸顯現——北川產業園、“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基地、平武高村車厘子產業園等園區迅速成勢;浙江電商“藍海”優勢資源、柯城“村播”先行經驗、柯城-北川電商人才培訓基地為綿陽電商快速培養出大批專才……此外,浙川協作在金融、教育、醫療等方面均碩果累累。
如何讓“源頭活水”匯聚成河?如何讓“綿陽造”精品及特色農產品快速走向全國市場?
在智慧云倉中心,張劍鋒和同事一起對一處超5000平方米的倉庫進行實地測評。幾天前,浙江省衢州市結對幫扶的綿陽市平武縣一家果酒企業相關負責人來園區考察,對園區專業的物流、儲存、倉管等均感到滿意,有意將倉管及物流業務遷至園區。
“通過傳化集團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可為該企業節約15%左右的物流成本。”張劍鋒介紹,智慧云倉中心可完全滿足企業每天3000-5000件果酒的運輸、儲存、倉管及產品運輸包裝等需求,可為平武縣3.3萬畝果梅、7家加工企業提供銷往全國市場的便捷發散地。
不止于此,通過園區直通全國的物流網,果酒企業還可“反向”高效獲得生產所需的酒瓶、成品箱、商標等其它物質,這進一步節約了企業成本,激活企業自身發展動力。
據了解,自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與綿陽市建立東西部協作關系以來,綿陽充分依托浙江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加快打造茶葉、中藥材、養殖等特色產業。除果酒外,北川茶葉、古城百萬羽蛋雞等結對幫扶的北川縣、平武縣特色農產品均可依托園區物流網通道邁向全國市場。
“下一步,我們還將搭建一個發達的城鄉配送體系。”張劍鋒表示,計劃于今年12月動工的二期工程,傳化集團已將城鄉配送體系列為建設重點之一。待項目竣工后,園區業態將涵蓋“一港+五中心”。即川西北商貿物流樞紐港,總部經濟結算中心、聯運集配中心、電商快遞中心、智慧云倉中心、卡貿生態中心;將通過線上數字化賦能企業供應鏈、線下智慧物流樞紐提供物流服務,計劃為綿陽快消、鋼鐵、家電、新能源、通訊等20多個行業的上百家企業提供服務,并實現降本、提質、增效,進一步為浙川東西部協作夯基賦能。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