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感
優化政務服務
文化活動點亮群眾美好生活
專業醫護人員和志愿者陪同患者進行康復活動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托,也是對民生保障工作的鼓舞鞭策。
2024年,平武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用心用情辦好35件民生實事,基本公共服務更為優質均衡,群眾生活更加殷實富足,民生保障底線兜得更牢更實,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胡宇/圖記者任露瀟/文
群眾就業服務 崗位送到“家門口”
為進一步提升勞務服務水平,加強縣鎮村三級勞務服務體系建設,近日,平武縣人社局組織召開縣鎮村三級勞務服務體系“蜀我會找活”數智平臺業務培訓會。
會上,專業人員對“蜀我會找活”數智平臺的功能特點、操作流程、常見問題等業務開展培訓,詳細講解了三級勞務服務體系的重要意義和勞務輸出政策,并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讓參會人員深入了解如何更好地為農民工和用工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而這,正是平武縣持續提升群眾就業服務質效的生動縮影。
就業,一頭連著群眾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發展。為幫助群眾實現就業,平武堅持將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以落實政策穩定就業、強化援助兜底就業、優化培訓促進就業、扶持創業帶動就業,為求職者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讓更多求職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與此同時,借力衢江—平武東西部協作機制,持續做好平武脫貧人員到衢江區就業,助推衢平兩地鄉村振興。衢江區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鞏固勞務協作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平武脫貧人員可按照相關規定同等享受衢江區就業困難人員各類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對前往衢江區就業且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連續繳納社會保險3個月及以上的平武脫貧人員,給予每人1000元/月的就業補貼,以及每年1500元/人的交通補貼和1500元/人的探親補貼。
如今,有技能、有事干、有錢掙成為平武群眾的生活底色。生活條件好起來,“錢袋子”鼓起來,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加迫切,當地群眾勞動創業愿望越來越強烈,奮斗精神越來越足。
老舊小區改造 美麗家園“換新裝”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牽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既是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發展中的“民生大事”。
日前,記者在縣城各老舊小區改造現場看到,機器轟鳴,工人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一片火熱的施工場景。
據悉,本次改造金澤園小區、南苑小區、交通局住宿樓小區等26個老舊小區,總面積約10.3萬平方米,包括改造小區內的燃氣、排水、供水管道,小區地面以及停車場、消防及通信、供電、出入小區大門智能設備安裝、監控設施安裝等城鎮基礎設施。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頭萬緒,“改什么”“怎么改”眾口難調,如何將有限的資金預算用在“刀刃”上,用到居民心坎里?平武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政府“送餐”,居民“點菜”。
改造中,工作組一趟趟上門擺事實、講道理,邀請居民參與一場場居民議事會,形成居民幸福“最大公約數”,政府不定期邀請群眾代表召開觀摩會、座談會,答疑惑、聚共識、凝合力……隨著對項目逐步深入了解,群眾期盼一件一件落實,供需雙方由“兩張皮”變成“一盤棋”,改造成效逐步顯現。
自2021年平武縣系統性開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已建成平安智慧小區系統42個;完成改造小區房屋外立面及屋頂81000余平方米、綠化4000余平方米,更新路燈、景觀燈700余盞,提升改造雨污管網2.2萬余米,新建停車位1720個,電動車充電樁73個,分類垃圾桶、崗亭等公共設施均已更新。
從“老破小”到“新綠美”,老舊小區“容顏”提升,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捷,點點滴滴的改變匯聚成平武人民的幸福增量。
增進民生福祉 幸福指數“節節高”
“平時如果覺得心情不高興,你都可以過來找我們,跟我們聊會兒天,傾訴下你心頭的苦悶……”日前,記者來到位于江油關鎮中心衛生院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站,看到不少患者正在專業醫護人員和志愿者陪同下進行心理咨詢。
社區康復是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減輕精神障礙患者自身以及家庭的壓力,幫助精神障礙患者更好地回歸和融入社會,平武在社區成立康復服務站,將精神康復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社會溫度取決于“底線”的刻度。平武把群眾關心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基本養老等民生大事小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大力構建以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為基礎,臨時救助為依托,公益慈善救助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全縣城市低保按824元/人/月標準補差發放,較“十三五”末增長35.08%;農村低保按623元/人/月標準補差發放,增長51.95%;城市特困供養人員和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補貼按1072元/人/年、810元/人/年標準發放,分別增長
35.18%、51.96%。
醫療衛生保障方面,平武從醫院管理、專科聯盟等方面入手,全面完成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著力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與高水平醫院合作辦醫,通過派遣學術團隊、專家坐診、專項培訓、名師帶教等多種方式,引入高水平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提升全縣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在養老扶幼方面,平武縣全面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依托慈善基地、縣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兩個“一老一小”服務綜合體及助餐點,依托城鄉幼兒園建立托育班,真正解決老有所樂、幼有所托問題。
一條條飽含溫度的創新舉措,積極回應著群眾的民生關切,一項項民生實事的落地、一個個充滿溫情的民生故事,化作生動圖景體現在群眾心坎里。站在新起點上,平武將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民之所盼作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為政之所為,用民生溫度繪就城市幸福底色。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