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尹秦 王澤宇
一條涪江,兩岸青山。7月30日,川渝九地共建美麗涪江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樣板研討會舉行,川渝九地生態環境部門簽訂《川渝九地共建美麗涪江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樣板框架協議書》。
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這份協議的簽署,意味著涪江流域川渝九地的合作進入更加深入階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川渝九地開展美麗涪江共建,恰逢時機、大有可為。
堅持流域“一盤棋”、川渝“一條心”,打造涪江流域“生態共同體”。在這份協議里,川渝九地以美麗涪江建設為統領,合力推進涪江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系統治理,共抓生態管控、共治跨界污染、共建美麗河湖、共促綠色轉型,推動涪江全流域多領域高水平合作。協議涵蓋11項具體合作事項,且每項合作事項都列出具體的責任清單,有利于精準發力、推動落實。
目標同向,措施同力,效率同頻,機制互補。此次研討會也明確建立川渝九地美麗涪江共商共建機制,聯合編制涪江美麗河湖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逐步推進涪江流域生態環境領域標準統一、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同時,探索聯合建立川渝九地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美麗涪江項目儲備庫,全力以赴,守護這一江碧水永續長流。
作為嘉陵江支流,涪江全長約670公里,流域位于四川省北部及重慶市西北部,四川省涉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綿陽市、遂寧市、德陽市、廣元市、南充市,共計6市(州)24縣(市、區);重慶市涉及潼南區、銅梁區和合川區3個區。
協同發力、攜手并進的背后,是九地在推動川渝合作方面的“志同道合”。“本次研討會進一步健全了流域上下游合作體系,通過共建美麗涪江,實現流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厚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綠色底色。”重慶市銅梁區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高祥介紹,接下來,將以共同打造美麗中國建設樣板為目標,以一體化推進“九治”為抓手,暢通九地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工作體系,扎實落實各項合作事項,推動一江涪水潤澤兩岸、造福人民。
實際上,涪江流域川渝九地打破“單兵作戰”,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聯合治水之路由來已久——
重慶市合川區、銅梁區等4區簽訂《小安溪流域生態補償協議》;重慶市潼南區與銅梁區、遂寧市等地召開聯席會議,聯合巡河、聯合執法,推動跨界河流水質持續改善,在全國率先推行跨界巡河“多走一公里”;綿陽市與遂寧市“牽手”共建美麗梓江,積極爭取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守護好這一江清水,讓涪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川渝兩地先后開展了瓊江、銅缽河、大清流河等跨界河流聯防共治,落地重點項目20余個,完成投資7.5余億元,有力地推動了川渝跨界河流水質持續改善。
“此次會議的召開,有利于進一步凝聚涪江九地共識,進一步推動涪江全流域聯防聯控走深走實,合力共建美麗涪江,共同打造川渝跨界美麗河湖示范樣板。”對這次“九城”合作,遂寧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劉兵干勁十足。他表示,將執行好協議約定,會同上下游,左右岸地區合力推進涪江流域干支流“三水統籌”、系統治理,共筑上游屏障,共同建設、共同保護美麗涪江。
從源頭到江尾,千山競綠;從阿壩到合川,萬水皆清。隨著《川渝九地共建美麗涪江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樣板框架協議書》的簽訂,屬于涪江流域“生態共同體”的合作蹄疾步穩,好局才剛剛開始。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