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安州:“三方共治”暢通農村水系
发稿时间:2024-04-15 08:31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一年之計在于春。連日來,安州區抓緊推進農田水利建設三年行動項目建設,通過提升蓄水能力、輸水能力、提水能力、管護能力,改善、恢復、增加有效灌溉面積和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發展特色產業。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安州區推行“政府獎勵補助+經營主體投入+群眾就近務工”三方共治機制,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舞臺,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增收。

  原標題:政府獎勵補助+經營主體投入+群眾就近務工

  安州:“三方共治”暢通農村水系

 

  位于花荄鎮九合村的安江干渠項目建設現場

  綿陽新聞網訊 一年之計在于春。連日來,安州區抓緊推進農田水利建設三年行動項目建設,通過提升蓄水能力、輸水能力、提水能力、管護能力,改善、恢復、增加有效灌溉面積和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發展特色產業。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安州區推行“政府獎勵補助+經營主體投入+群眾就近務工”三方共治機制,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舞臺,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增收。

  近日,記者在位于花荄鎮九合村的嚴家溝整治項目現場看到,兩臺挖掘機正在對河道開展清淤、疏通,60余名工人鉚足干勁搶抓工期。

  九合村村民曾代華每天來工地上做搬運、鏟沙等小工,一天能掙100多元。他表示,在“家門口”務工,不但掙了錢還能照顧家庭。

  九合村黨委書記卿官松告訴記者,九合村在農田水利建設三年行動中預計整治45口塘堰,整治3500米山洪溝和水利溝渠。目前同時在建的嚴家溝整治項目與安江干渠一標段項目吸納了全村上百人在“家門口”務工,助力村民就業增收。

  安州在扎實推進農田水利建設三年行動進程中,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確保了灌區農業豐產增收,又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舞臺,增加了村民收入。據了解,安州區農田水利建設三年行動(2023年12月-2026年12月)計劃投入資金21.66億元,解決農村勞動力出工近180萬人次,支付勞動力工資近4.33億元。其中,2024年計劃投資4.3億元,實現農村勞動力出工近35.7萬人次,支付勞動力工資近9000萬元,有力提升了群眾穩定增收能力。

  政府獎勵補助,提升覆蓋面。安州區出臺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獎補方案,獎補項目明確技術標準和監管流程,由村集體經濟聯合社組織實施,按不高于70%的標準進行補助。重點組織基點戶、監測戶、邊緣戶等群眾積極參與建設,集中整治、成片推進,共計整合市區獎補資金1270萬元,全額補助100個村級建設主體,整治溝渠、塘堰、提灌站等公用工程;配套區級預算村級公共設施運維資金,以7個中小型灌區為單元,網格化確定責任主體,實行從源頭到田頭、從渠中到岸上系統清理農村水系,群眾日增收50-100元。

  經營主體投入,提升主動度。安州區堅持“誰受益、誰負擔”原則,實行水利工程所有權、使用權分設,將農田渠系使用權與土地經營權掛鉤,整體流轉承包,落實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和土地流轉承包大戶農村“水管家”責任,畝均投入10-15元,自行組織開展“責任渠塘”整治。塔水鎮雙埝村采取“公司+農戶”模式,宜字頭制種公司自行投資100萬余元,改善園區1000余畝農田內的排灌渠系,受益群眾300余戶。

  組織群眾務工,提升收益率。安州區組織引導中標施工單位與項目區112個專業勞務合作社簽訂勞務協議,讓經營主體就近用工,實現群眾就近創收。白水湖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實行以工代賑方式開展建設,采取“施工中標企業+本地勞務公司+本地村民”的方式,聘用秀水鎮、塔水鎮等地村民200余人,支付工資200余萬元。黃土鎮鹽井村向村民提出“自己的事自己干”,3000余村民每月交納1元、企業和種養大戶每月交納100元,建立農田水利設施管養基金,村勞務合作社負責維修養護,參與群眾日均增收100元。(記者 安崢 文/圖)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