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鎮葡萄種植園
□嚴光濤 李洋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郭超英
“4月的檔期已排滿,如需研學要等到5月。”4月8日,綿陽游仙區仙鶴鎮洛水村“果滿山川”現代農業園區內,菩提莊園負責人蒲體兵介紹,3月以來,菩提莊園已接待各類研學活動20余場次,累計接待超3000人,實現收入約50萬元。
菩提莊園作為仙鶴鎮洛水村第一批發展葡萄種植的企業,已由最初單純的葡萄種植,發展為如今的集親子研學、鄉村旅行、特色餐飲、科普教育為一體鄉村田園綜合體。
洛水村也由當初遠近聞名的“葡萄村”發展為如今的現代農業園區,看似一株不起眼的葡萄,串起的卻是仙鶴鎮鄉村振興發展的致富路。
洛水村距綿陽市區35公里,是綿陽城郊遠近聞名的“葡萄村”,過去的洛水村,雖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業,但缺少科技含量和新品種更替的傳統露天葡萄種植,讓大多葡萄種植戶們勉強養家糊口,由此導致村中大多數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
如何改變現狀?仙鶴鎮深挖洛水村農耕、人文、旅游等資源,通過倡導綠色循環種植模式、引導村民走生態優先發展之路,建成以洛水村為核心的“果滿山川”現代農業園區,并新建葡萄避雨設施2000余畝,完善道路、溝渠等基礎配套設施。
同時,加大品種改良和更替,在園內推廣、種植陽光玫瑰、金手指、夏黑等新品葡萄,逐漸形成葡萄特色產業規模化、數字化、集約化發展格局。據統計,相較于過去傳統種植,如今仙鶴鎮的葡萄種植戶畝產增收達3000余元。
為叫響“洛水葡萄”品牌,增強鄉村旅游競爭力,仙鶴鎮整合“果滿山川”現代農業園區、百年教堂、祥瑞林業、洛水古堰等資源,成功創建“洛水溪谷”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打造出菩提莊園等一批適合鄉村游、研學旅的景區景點。
有了梧桐樹,如何引鳳來?仙鶴鎮在葡萄產業發展上打造出“生態+產業”“生態+研學”“生態+鄉村游”為一體的產業鏈。
良好的生態吸引企業爭相落戶仙鶴鎮。今年1月,投資1.8億的鳳康百萬蛋雞項目在仙鶴鎮開工建設,該項目將建成8棟標準化全自動雞舍、2棟儲蛋庫,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億元,帶動近百人實現就近就業。
待鳳康蛋雞養殖基地建成后,仙鶴鎮日產蛋量將達到150萬枚,屆時仙鶴鎮有望成為四川前列、綿陽最大的現代化蛋雞養殖基地,進一步促進仙鶴鎮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