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譚爺爺兩天前做了雙側經前路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后最期待的事就是拄著雙拐練習走路,眼看著自己一天比一天好,譚爺爺和家屬幾次對醫生表示感謝:“感謝王博士,感謝四0四關節外科團隊,這么難的手術,沒想到兩天就能這樣走路,這對我們家來說真是2024年最好的開年禮物。”
綿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四0四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直兵博士說道:“與傳統髖關節置換術不同,此次譚爺爺的雙側髖關節置換術采用了直接前方入路的方式。目前我科熟練開展直接前方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很多像譚爺爺一樣的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什么是直接前方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
直接前方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DAA)是指采用8-10cm的直接前方入路手術切口來完成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目前,該術式因其諸多獨特的優勢在國際上廣泛流行。
直接前方入路與傳統后側入路有什么主要區別
傳統的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通常采取后側臀部入路進行,術中需切開部分臀部肌肉(如臀大肌等),并切斷部分負責髖關節旋轉運動的后方肌肉來暴露髖關節囊,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對人體肌肉組織造成一定損傷。
而直接前方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是通過大腿前方的兩塊肌肉之間的間隙進入,拉開兩者下方的另一塊肌肉(股直肌)后就可以清晰地暴露髖關節囊,對肌肉沒有任何損傷。
直接前方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有哪些優勢
除了肌肉損傷,行動受限外,傳統后側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發生率也較高,患者在術后通常要保持外展姿勢,相比之下,直接前方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不損傷相關肌肉,且髖關節后方結構相對穩定,具體有以下幾點優勢:
微創切口,損傷小,術后早期疼痛更輕
恢復更快,患者術后早期即可下地行走
脫位風險低,不限制下肢活動
術后步態力學更好,下肢隨意度及靈活度更佳
不易于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王直兵博士提醒:“髖部骨折堪稱是第三大老年‘殺手’,就非手術治療方式而言,除了存在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風險,還可能會導致墜積性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相關并發癥。因此,對能夠手術的老年患者而言,手術治療是更值得推薦的,越早做手術,預后就越好。”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