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農歷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區縣新聞 > 鹽亭
【鹽亭】全域共建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发稿时间:2024-12-27 09:45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近年來,鹽亭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實際、真抓實干,著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口,產業振興為抓手,堅持美村與富民并行,示范引領和整治提升并重,全面整治、全域提升,逐步實現村容村貌大轉變,為繪就和美宜居鄉村奠定了堅實基礎。

  原標題: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口、產業振興為抓手,示范引領和整治提升并重,逐步實現村容村貌大轉變——

  鹽亭全域共建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鹽亭縣梓江河谷糧油現代農業園區

  富民產業生機盎然、農家小院清新雅致、鄉村道路四通八達……隆冬時節,行走在鹽亭的鄉村,一幅幅幸福和美的場景,匯聚成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這片廣袤大地上鋪展開來。

  近年來,鹽亭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實際、真抓實干,著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口,產業振興為抓手,堅持美村與富民并行,示范引領和整治提升并重,全面整治、全域提升,逐步實現村容村貌大轉變,為繪就和美宜居鄉村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徑

  冬季,本地雜柑開始大量上市。走進黃甸鎮三學村柑橘基地,漫山遍野的果樹為山丘披上了綠裝,一個個橙色果子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果香味兒,村民穿梭在林間采摘柑橘,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村民楊鳳惠和丈夫正將摘下的果實裝筐,“自從這個果園建立以來,我們兩口子每年都來果園幫忙,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楊鳳惠對記者說,“這里離家近,既照顧了家里,又可以掙點務工收入,一舉兩得。”

  難以想象,幾年前的三學村是另一番景象。彼時,三學村靠山吃不了山,靠水吃不了水,也沒有特色產業,村里不少人家都擠在土坯房里,收入全靠年輕人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基本為老人、小孩,是個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近年來,黃甸鎮堅持把產業興農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糧油、蛋雞、生豬、雜柑等產業,初步形成了“1+2+N”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通過加大扶持、鼓勵創業、招引企業,采取“公司+農戶”模式,建成產業基地10個,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50余人,吸納就近務工500余人。

  “大家要及時查看苗情,確保有足夠的基礎苗,盡早間苗定苗,將間除的苗補栽到缺苗斷壟的地方,既合理增密,又促進油菜根系發育。”三學村村支書王彪一邊查看油菜生長情況,一邊叮囑村民加強管護。

  “我們村目前種植了600畝油菜、小麥,現階段已完成所有種植任務,預計明年三月開花,四月成熟。”王彪說,三月油菜花開時,金燦燦的油菜花將吸引周邊游客前來打卡,進一步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兩種特色產業,看似獨立落子,但下的卻是“一盤棋”,需要串點成線,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近年來,鹽亭圍繞發展定位,做強產業支撐,做大產業集群,扎實推進“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在鵝溪、富驛、黃甸、金孔等鄉鎮建成以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大豆、薯類為主的千畝以上示范片15個,全力保障糧油生產安全。

游客在七里花鄉參觀室內花卉

  三產融合壯大集體經濟

  冬日的九龍鎮青松村,姹紫嫣紅,花開正艷。走進七里花鄉產業園,只見棚內生機盎然,陽光穿過透明的薄膜,碎成一地斑駁,一叢叢朱頂紅、百合、石蒜等爭奇斗艷。

  推進農業現代化、產業現代化,說到底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為拓寬村民增收渠道,青松村以七里花鄉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依托,聚焦三產融合,實現全產業鏈發展,通過構建“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企業帶動村集體、小農戶參與到花卉產業建設中,實現共同發展。截至目前,該村發展果桑1500畝、花卉1100畝、花喬30萬余株,果桑、花卉年產值達3000余萬元,電商銷量2000萬元以上。

  “2015年青松村開始種百合、劍蘭等花卉,成效還算可以,而且還帶火了‘鮮花經濟’,今年6月又接到來自日本1.5億枝石蒜切花出口訂單。”眼下,又一批百合正打包發往全國各地,青松村駐村第一書記代遠宏看好發展花卉產業。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鹽亭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之策,通過盤活閑置資源、拓寬發展途徑、精準實施項目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呈現多點開花、壯大提質的良好態勢。

  在三學村主干道左邊,有一處裝修好的三層商貿綜合體即將開業,不同于以往鄉鎮集市的零散與局促,這里布局科學合理,從日用百貨到農副特產,從時尚服飾到商超餐飲,應有盡有。在一樓惠民食堂,工作人員蔣澤宇正在準備食材做臘肉,為開業作準備,“開業后,60歲以上老人只需付3塊錢,就能享受一餐美食。”

  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速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農村消費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為此,當地將承包地集中流轉,整合“小塊變大片”,推動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以一棟商貿城盤活集體經濟,吸引眾多商戶入駐,為村民帶來多樣化的商品選擇和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全域提升打造和美鄉村

  連日來,三學村村民鄧國兵正忙著新房子裝修收尾,并趕在年底前將舊房子翻新。“最近4.5米寬的村社道路修到了家門口,我打算把房子弄好看點,不能拖了和美鄉村建設的后腿。”鄧國兵說。

  近年來,三學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如今既見新房,又見新村。沿著村道漫步,處處都是別致的景觀,這些景觀用地,基本都是村民主動騰讓出來。

  三學村的變化,不僅折射出鹽亭鄉村的發展與進步,更是鹽亭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具體實踐和真實寫照。

  近年來,鹽亭堅持在學中干、干中學,既吸收“千萬工程”經驗,又結合地方實際進行創新。以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全力為鄉村“塑形”。一方面,堅持“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發展模式,建設一批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前庭后院、瓜果飄香的幸福美麗鄉村;另一方面,開展村莊清潔、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行動,美化城鄉環境。

  三學村的和美鄉村之風,吹遍了鹽亭各個角落。在青松村,村道干凈整潔,村民房前屋后物品擺放有序,鄰里常聞歡聲笑語。村委會張貼欄上,不僅有村規民約,村上還圍繞村民關心的問題,融入文明新風、移風易俗等內容。

  “鎮村干部經常通過廣播、壩壩會等方式進行宣傳,引導大家做好環境衛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現在村里家家戶戶團結和睦,房前屋后干干凈凈。”青松村村民羅明書說。

  和美鄉村生機勃發,鄉村蝶變,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如今,這個嫘祖故里的山水之城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觀人居環境、鄉村風貌,談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從言語間、于細微處,見證著“千萬工程”經驗在這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ㄓ浾?彭紫薇/文 鹽亭縣委宣傳部供圖)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