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3年,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實現GDP增長9.4%、增速高于全市1.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1023億元、占全市的28.4%、居全市第一位,成為綿陽首個產值規模突破千億的園區——
綿陽首個產值規模千億元園區誕生
發展中的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劉軍 攝)
精準“謀”與“動”
“綿陽高新區作為科技城直管區,2023年實現GDP增長9.4%、增速高于全市1.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1023億元、占全市的28.4%。”
日前,從綿陽科技城經濟工作會議上傳來好消息,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成為綿陽市首個產值規模突破千億的園區。
謀
聚焦園區發展關鍵
精準鎖定產業發展方向
園區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關鍵。要抓好園區建設,關鍵在于理念和機制。
2022年,綿陽啟動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將產業發展的重心鎖定于園區,作為“產業強市”的強有力支撐。
同年,新的綿陽科技城黨工委、管委會掛牌后,綿陽市將“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領導小組設置于此,牽頭全市12個園區發展,不斷完善相關規劃、管理、考核等工作機制。
例如,推動園區目標考核體系改革,突出在全國、全省同類園區提質升位,突出“畝產論英雄”“實績比高低”,切實發揮目標考核“指揮棒”作用,不斷釋放園區發展動力。此后各個園區高質量發展陸續進入快車道。
其中,作為全市發展較早、產業基礎較好的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無疑要走在全市前列。
圍繞全市產業發展大局,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聚焦形成了新型顯示及半導體、新能源、高端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和智能終端、磁性材料及應用兩大特色產業的發展格局。
“鏈主”制推動下,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在此融會貫通,相關大項目接踵而至,科技創新活力不斷迸發——總投資100億元的埃克森新能源項目、總投資280億元的巨星稀土永磁新材料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分別用時8個月、10個月,均刷新行業建設周期紀錄;舉辦科技城杭州“三推”活動,全年簽約引進京東方高端模組等重點項目31個、總投資超318.87億元;入圍2023全國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
動
成就能級之變
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思路清晰、機制完善,關鍵還在于行動,在于“干”。
1月24日,位于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的埃克森新能源項目車間里,呈現出一幕幕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這批電芯經過投料制漿、涂布、輥壓、組裝、打包等工序即將下線發往成都。
“這是我們2024年出庫的第一批電芯,預計銷售金額在2000萬元以上,目前正在加緊趕制。”埃克森生產高級主管付大亮介紹說。
這個綿陽2022年引進的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8個月,刷新了行業“三個紀錄”:建設周期最短紀錄、量產線良品率最好紀錄和綠色智能水平最高紀錄。
超越想象的速度與力度從何而來?源于綿陽與企業凝聚共識、攜手并進。
“我們搶抓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窗口期,選擇在行業內具有技術、市場和投資優勢的埃克森,進行了全方位的接觸和洽談,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達成了合約。”綿陽科技城發展和改革局局長任文治介紹道,簽約落地項目從簽約開始,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就成立了工作專班,全天候為項目建設服務,同時督導和服務投資方和建設方,建立項目建設日歷和工作制度,確保項目“當天事情當天畢”,全天候進行建設。
產業配套能力強、科技創新實力足、高端技術人才多,以及國家戰略匯集加持,讓企業選擇落地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而優質的營商環境則讓企業擁有“歸屬感”,迸發出強大的發展動能。
2023年,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大力實施“跑出項目加速度助推千億產業園”項目攻堅行動,17個省市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94.06億元、超年度計劃投資143.91%。
“這里干事創業環境優,市、區各部門經常主動到項目現場了解項目進展、發展情況,并為項目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在這里,企業發展信心足!”1月25日,綿陽科技城企業家懇談會上,近百名企業家走進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對綿陽的營商環境特別滿意。
總投資100億元的埃克森新能源項目加速推進(劉軍 攝)
聚焦“高”與“新”
1月25日,綿陽科技城管委會10樓,中國商飛—綿陽市大飛機產業合作聯絡處辦公室里,一架大飛機的模型吸引了每個到訪者的關注。不久前,在該辦公室的協調下,一批綿陽企業前往上海,與中國商飛大飛機產業鏈供應鏈促進中心對接,為進入商飛配套體系做準備。
跨越千里的產業聯動,關鍵在于綿陽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綿陽是中國科技城,擁有雄厚的科技創新資源,而推動相關科技成果轉化為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科技城直管區的綿陽高新區理應當仁不讓。
高
聚焦“高精尖”
推動優秀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這是鈣鈦礦顆粒,按一定濃度添加到擴散板后,能降低能耗,還可將液晶顯示色域從72%提升到131%。”1月25日,在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綿陽鋅芯鈦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指著黃色、紅色顆粒介紹,該項目將在綿陽產業化。這個由浙江大學葉志鎮院士團隊帶來的項目,是“云上大學城”牽線搭橋的成果。
作為綿陽市引進入駐“云上科技城”的首家院士團隊項目,浙江大學葉志鎮院士團隊發起成立綿陽鋅芯鈦晶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創新街區。該公司已與長虹電器多媒體產業公司、西科大材化學院共建“量子點新型顯示聯合研發中心”。
聚焦科技創新,是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高質量發展的秘訣。一組數據可以作為佐證:全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9%、保持全國前列。創新平臺總數達91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46家、市級38家。
堅持開放合作,放眼全國乃至全球,推動更多優秀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以第八屆中國創新挑戰賽為例,通過該賽事,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促成技術合作20余個,意向合作金額3640萬元,一批本土企業借此平臺與外地科研機構達成技術合作。
著力打通“實驗室”與“生產線”間的壁壘,一批轉化平臺在此誕生——推進儲能電池、永磁材料、集成電路等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重點支持建設中電科九所先進磁性器件及應用技術創新基地、華爾科技集成電路中試研發平臺、巨星稀土永磁研究院,推動長虹、京東方等與中物院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受此推動,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涌現。“我們實施企業梯次培優行動,聚力壯大產業集群。”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7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0家,均居綿陽市第一位;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1家,總數居綿陽市第一位;長虹入圍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榜單。
新
鑄就產業之基
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要承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離不開一系列產業配套政策。
圍繞大力發展新型顯示、磁性材料、新型儲能、電機等特色產業,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結構高端化、產業發展集群化、產業能級規模化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取得新突破。其中,新型顯示產業入選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先進材料產業獲批四川省首批制造強省試點市地標產業。
新年伊始,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新型顯示產業園A區的四川華爾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足馬力趕生產。該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小于1000顆最快24小時快速芯片樣品封裝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華爾科技董事長吳峰表示:“目前,我們全部產線已滿負荷運轉,正在產線擴能,預計年產值將超過2億元。”華爾科技作為招商引資企業入駐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新型顯示產業A區。
為加速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先后建設了新型顯示產業園A區、B區和C區,秉承空間集約、企業集中、產業集聚的“三集”新發展理念,針對新型顯示配套企業的共性需求,量身打造現代化標準廠房,為招商引資企業快速落地提供“拎包入住”,實現“建設一個園區、落戶一批企業”,高效推動相關產業“成勢”。
為了讓各類主體能夠安心發展,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深入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外塑“顏值”,內提“氣質”,讓企業入園滿園,形成產業集聚集群。同時做優“有需必應、無事不擾”服務品牌,通過成立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現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確保惠企、助企政策落實到位,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高效運營“愛高新”智慧信息化平臺,實現“審批不出園”“園區事園區辦”。
向改革要動力、以創新謀發展。眾多項目、企業不斷“破土”而生、成長壯大,多條產業鏈逐漸塑造成型,一個個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
2023年,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區屬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1%、高于全市11.7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達133戶,全年新增500億級企業1戶、200億級企業1戶,成為全市首個產值規模突破千億的園區。
統籌“進”與“優”
千億產值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2024年是綿陽科技城加速起勢之年,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將緊扣“高質量”和“高水平”兩個關鍵詞,在加快將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建設成為“科技創新先行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公園城市示范區、美好生活宜居區”的奮斗目標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綿陽科技城經濟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了2023年科技城經濟工作取得的成效,那么作為綿陽經濟發展的“火車頭”,2024年,綿陽科技城經濟工作該怎么干?面向未來,如何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進
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先行區
實施“三大創新行動”育主體、強平臺、優生態
2024年,綿陽科技城將大力引聚一批國省級科研院所和創新平臺,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建成科技城的創新中心。同時,融入全市“一盤棋”,協同市級層面抓好科技創新等工作。
首先要實施“創新主體增量行動”,堅持梯度培育、量質并舉,做大做強科技型企業集群,力爭在有效高新技術企業、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瞪羚企業等戶數方面均有突破,提高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
其次,要實施“創新平臺強基行動”,整合區內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資源,加快建設長虹集團電子信息產業中試研發平臺、華爾科技四川省集成電路中試研發平臺,實現創新資源共享。
此外,還將實施“創新生態提質行動”,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孵化矩陣,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孵化園創新載體,做好“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力爭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6萬名。
優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集聚區
打造“三大集群”、建設“四大功能區”建、成“一個標桿”
2024年,綿陽科技城將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大力發展新型顯示、磁性材料等特色產業,加快構建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統籌引領“雙園”行動,大力引育鎮園之寶,加快特色(專業)園區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打造三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方面,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七大攻堅、落實產業鏈鏈長制,推動“三主兩特”產業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園區實現三年大變樣,涌現一批“鎮園之寶”。
針對建設四大服務業功能區方面,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七大行動”,打響“匯聚科技城·樂享新生活”消費品牌,高水平建設中央商務區、高端會展商務區、活力金融商務區、高端生態文旅休閑區。
此外,還需建成一個數字經濟標桿。持續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啟動建設制造業“智改數轉”融合促進中心和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公共數據中心,在數字經濟新賽道爭先領跑,建成數字化智慧標桿園區。(郭文丹 祖明遠)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