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生態持續向好、群眾安居樂業——
安州加快建設全省經濟生態強區
活力安州
歲末年初,又到交卷時。翻開2023年的成績單,安州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
川青鐵路安州段開通運營、獲評“天府旅游名縣”、成功創建全市唯一“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3年安州區位居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運行監測第12位,連續三個季度排名同檔次區(市、縣)第一位,呈現出近年來最好發展態勢。
一年來,安州區委、區政府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安州實際,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聚焦“三大板塊”全力攻堅,緊扣各項“大事要事”協同推進,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全省經濟生態強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安州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區上下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生態持續向好、群眾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
加快推進城鄉建設協調并進
寒冬時節,放眼安州大地,一個個優質項目落地有聲,一個個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富民興村強區勢頭正盛;一幅幅建設綠美家園,促進城鄉融合的“任務書”變成“施工圖”,再逐步變成“實景圖”。
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綿陽城鄉融合發展,必須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作為綿陽最年輕的主城區,安州是如何書寫城鄉融合發展這張“答卷”呢?
安州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高規格召開城市工作大會,制定出臺6大領域11項政策措施,實施城建項目22個,成功申報并實施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3個,調元大橋啟動建設,濱河北路建成通車,南湖公園、淘金大道街頭公園竣工開園,“三個中心、五大板塊”功能結構和區域布局持續優化。
為深入推進鄉鎮抓經濟發展激勵試點,安州制定出臺“十條措施”,全力支持中心鎮、重點鎮、特色鎮加快發展,4個鄉鎮級片區規劃、7個村級片區市級試點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溫泉康養小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雎水鎮“鎮園合一”試點全面啟動。
安州還爭取央省市7000余萬元財政銜接資金,實施鄉村振興項目87個,八大專項行動扎實推進,無一人返貧致貧。2023年,安州獲評四川省第三批鄉村水務示范縣,全區省市級鄉村振興先進鎮、示范村分別達到4個和19個,塔水鎮七里村、桑棗鎮齊心村、河清鎮五海觀村成功創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省級示范村。河清鎮金花村獲評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綿阿產業園
全力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2023年12月26日,隨著最后一注混凝土澆筑成功,綿阿產業園創業創新孵化中心及配套設施項目(一期)順利封頂,這標志著綿阿產業園項目建設邁出實質性一步,為2024年9月一期全部完工打下堅實基礎。據了解,園區將以綠色智造為核心,著力發展新能源、先進材料、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以“飛地飛企”模式發展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兩大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對標市委“產業強市”戰略,安州堅持以園區為載體做強工業,深入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凱江工業集中發展區、綿阿產業園加快建設,光伏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并實現升規入統、二期啟動建設,安州高新區獲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愛聯科技成功登陸“新三板”,本土培育上市企業實現“零”突破,新增13家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57家,增量和總量均保持全市領先。
安州還堅持以消費為支撐做大服務業,傾力打造“古海遺珠·安逸安州”文旅IP,擦亮溫泉康養、鄉村旅游和特色民宿三張名片,舉辦鄉村文化旅游節、川渝體育消費季等各類精品文旅消費活動30余場,高質量承辦2023四川省冬季旅游啟動儀式、第十四屆(冬季)鄉村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等省級重大文旅活動,安州靚麗形象得到進一步展示和推廣。
深入開展現代農業園區“一園一策”提升行動,實施“三品”工程、推進“三鏈同構”,獲評四川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推進典型縣,水稻制種、優質糧油園區建設得到國省領導高度評價,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超過27萬噸、生豬出欄達到20萬頭,均創5年新高。
羅浮山溫泉旅游度假區
持續釋放改革開放動力活力
2023年11月28日,隨著川西北高原首條鐵路——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安州區告別不通鐵路的歷史,交通運輸事業迎來新的里程碑。
川青鐵路安州段的通車是安州對標市委“開放活市”戰略,持續釋放改革開放動力活力的一個縮影。一年來,安州區穩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縱深突破,實施年度改革任務128項,推出原創性原動力改革14項,獼猴桃產業發展經驗被央視《共富經》欄目宣傳推廣,數字鄉村有關做法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
2023年,安州啟動“科技創新提升年”,實施“科擎未來·創領安州”工程,愛聯科技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銀河化學獲評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凈增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戶、總數達到28戶,規上工業企業創新平臺實現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安州在過去一年還積極參加科博會、綿陽“三推”等活動,新簽約項目36個、總投資122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2個;川青鐵路安州站、高川站建成投用,安北高速有序推進,開放大通道加快構建。
對標市委“人才興市”戰略過程中,安州迭代升級“1+2+N”人才政策體系,組建全市首家縣級國有人才發展公司、成立全市首個光伏產業學院、建成全市首批基層人才安居工程,引進各類人才239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及以上優秀人才143名。全力打響“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品牌,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實施營商環境提升“十大行動”,落實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十七條措施”,成功入圍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示范縣。
切實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安州區全年分解下達省、市、區級民生實事項目共計41件,涵蓋就業、醫療、教育、社保、交通、環境等方方面面,總投資達10億余元。一年來,安州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民生實事辦理為抓手,在民生保障上持續發力,讓一項項落地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成為增進群眾福祉的“幸福答卷”。
2023年,安州區大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辦好系列民生實事,預計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在70%以上。把穩就業作為最基本民生,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4%,安州獲評全省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單位,花荄鎮獲評四川省首批返鄉入鄉創業示范鎮。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調元實驗小學、淘金實驗幼兒園項目加快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通過國家評估認定,連續10年實現本科上線超千人目標。推進健康安州建設,深入推進信用就醫、電子病歷互通共享試點,深化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4個醫療次中心全面建成,區中醫院醫技樓投入使用,雎水鎮衛生院沸水分院獲評全省醫養結合示范單位。扎實做好“一老一小”工作,統籌抓好社會救助、優撫安置和殘疾人福利保障,深化落實醫療三重保障制度,織密織牢民生保障底線。
對標市委“生態美市”戰略,安州還堅持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民生,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田長制、林長制,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提質行動,突出環境問題實現動態清零,千佛鎮、桑棗鎮、秀水鎮獲評全市城鄉環境“十佳”鄉鎮。
(記者 安崢 圖片由安州區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