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三個引領”建強“四個平臺”
三臺畫好統戰同心圓 激發民企新活力
同心示范創新實踐基地
□蘇俊 劉玉明 文/圖
近年來,三臺縣委統戰部聚焦思想、人才、示范“三個引領”,建強科技、金融、政務、法務“四大平臺”,全力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各類民營企業達8116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1戶,限額以上服務企業84戶。2021年全縣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269億元,占GDP比重59%以上。
聚焦“三個引領”筑牢共同思想基礎
三臺縣委統戰部終把加強民營企業家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通過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與代表人士開展交心談心、組織參觀紅色基地等多種形式,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產業發展,人才引領是關鍵。三臺縣委統戰部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發揮作用為目標,遵循民營經濟人士成長規律,大力實施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促進計劃,不斷健全完善教育培訓長效機制,加快建設高素質、創新型民營企業家隊伍。同時,不斷引導民營企業弘揚家國情懷精神,以“百企興百村”示范行動為載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主動投身鄉村振興,帶動更多資源和要素投向鄉村,助推實現共同富裕。近三年,全縣173戶民營企業,累計投入幫扶物資及資金8300萬元,助農增收2.3億元。
建強“四個平臺”積極探索創新載體
近年來,三臺縣委統戰部創新探索,建強科技服務平臺、金融服務平臺、政務服務平臺、法務服務平臺,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發展源動力。
圍繞鞋服紡織、食品醫藥、高端裝備3個百億級主導產業集群,該部支持佳聯印染、臺沃科技等重點企業建成省、市級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28家。出臺創新主體專項扶持政策,成功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454家,近三年累計兌現獎勵560余萬元。
加強“政銀企擔”交流互動,大力推廣“信易貸”“綿企通”“天府信用通”,提高貸款需求響應速度,打通金融惠企落地“最后一公里”,近三年累計向1296戶民營企業快捷投放信貸資金260億元。深入落實減稅降費、財金互動獎補等政策,近三年減稅降費18.9億元,辦理出口退稅及增值稅留抵退稅2.7億元。
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電子平臺,圍繞行政許可、行政獎勵等10類行政權力事項,科學編制運行流程圖,實行網上并聯審批,提升“一網通辦”能力。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落實“五專”服務機制,一站式受理企業需求,現已實現企業開辦“小時辦結”、102項審批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同時,在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置企業投訴專窗,同步開通148熱線和12348法網企業投訴專區。遴選法官、專業律師等90余人組成法律志愿服務團,突出企業管理、生產經營、勞動用工等領域,開展專項普法、法治體檢等服務。近三年幫助民營企業普查合同1200余份,避免或解決法律問題570余個。
塑造“三大品牌”聚力統戰資源優勢
為了讓營商環境品牌“硬起來”、企業形象品牌“靚起來”、統戰同心品牌“響起來”,三臺縣委統戰部持續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與民營企業發展緊密相關的企業開辦、政務服務、市場監管等多項指標位于全省領先水平,營商環境滿意度測評連續三年達95%以上。
近三年,該部新引進優質外來企業80余家,新增市場主體16000余戶,連續三年蟬聯“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同時始終把企業品牌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臺沃科技、鴻凱雙泰等19戶企業被評為全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佳禧印染、固銳實業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代代為本麥冬、佳聯佳禧工裝、鴻星爾克鞋服等一大批“三臺造”名優產品遠銷海內外。
同時,聚力統戰資源優勢,建成“梓州智谷實踐創新基地”,踐行“智庫、智創、智企”理念,促成合作項目年產值達1.5億元;聚力協同區域發展,建成“飛地產業實踐創新基地”,在蘆溪工業集中區打造集研發、生產、倉儲、物流于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區,總投資12.5億元;聚力縣域鄉村振興,建成“同心幫扶實踐創新基地”,在樂安鎮斷山村核心區域累計投入760萬元,統一戰線幫扶資金達400萬元,助農增收年人均2萬元以上。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