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綿陽法治綿陽
——綿陽政法十年巡禮
市委政法工作會議召開并隆重表揚“政法先鋒”先進集體和個人??
8月30日,北京,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綿陽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雍小鳳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7月17日,同樣在北京,綿陽市民賴寧榮獲“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短短一個多月,綿陽收獲兩次國家級榮譽,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綿陽政法沃土上綻放的璀璨星光。
十年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戰果總量居全省第一方陣;全市法院機關榮獲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全市檢察機關榮獲全國檢察機關集體一等功單位、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市公安機關162個集體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獎勵或受到省部級表彰;綿陽國家安全機關榮獲“全國國家安全系統先進集體”;全市司法行政機關獲評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一系列成績是對綿陽十年政法工作的認可,是綿陽政法人十年磨一劍的堅守執著結成的碩果,更是法治建設前行歷程在綿陽的最美縮影。
十年來,在建設平安綿陽、法治綿陽的征程上,綿陽政法人蹄疾步穩,奮楫前行,不斷攀登升級、刷新成績,打造出一個個獨具綿陽特色的政法品牌。
法官送法進羌寨,為老百姓上門釋法
政治引領“聚合力” 擦亮法治綿陽靚麗底色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十年來,全市政法系統以強烈的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堅持治心、治人、治事、治制“四治”同抓,秉持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并舉,凝聚起奮發向上、自信自強的力量,推進全市政法隊伍面貌蓬勃向上、煥然一新。
黨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和省委《實施細則》,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委政法委歸口管理、組織協調,政法單位黨委(黨組)主管主抓、各盡其責的政法工作格局進一步健全。
法治綿陽品牌競相涌現。全國地級市首部關于平安建設的政府規章《綿陽市平安建設規定》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精細化推進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入庫學者30名。高質量舉辦中國科技城法治創新大賽,一大批法治創新項目、一系列務實理論成果、一系列基層法治實踐競相涌現。
良法善治譜寫全新篇章。在全省首推“行政執法過程中精準普法”,構建普法“大合唱”格局,推動“法治宣傳七進”向“依法治理七進”轉變,依法治市根基不斷夯實,全市法治文化更加濃厚,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總體形成。
鍛造政法鐵軍堅定有力。先后組織動員全市干警(干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堅決清除“害群之馬”、深入整治“頑瘴痼疾”、扎緊織密制度防線,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綿陽政法鐵軍,彰顯“硬核擔當”。
引航揚帆,擘畫藍圖。在實際工作中,綿陽政法用新時代法治思想之筆,勾勒出政法工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清晰坐標。
2021年7月2日,綿陽檢察“熊貓未士”未檢團隊成立亮相
護安維穩“除隱患” 夯實政治社會安全底座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怎樣在社會發展大局中發揮政法作用,展現政法人的擔當?綿陽政法人有著清晰的認知。十年來,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把安全穩定工作任務和責任落實到最小單元,把最小單元的安全穩定工作任務和責任落實好,著力將各類現實危害發現在早、預警在前、處置在小,用法治之筆筑牢平安綿陽的美好盛景。
堅決扛牢政法首責。高效運行維護綿陽國家政治安全“一干一網五支五系”工作體系,全覆蓋建成國家安全人民防線。依法查處非法宗教和邪教組織及相關活動,強化高校政治安全、校園穩定管控,深入推進網上意識形態、反暴恐、反邪教斗爭。
嚴格落實風險防控。全面形成“政法主統、公安主戰、信訪主力、屬地和部門主責”維穩信訪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源頭防范化解各類社會穩定風險,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我市連續十四年被評為“全省維護社會穩定”優秀市。
多元共治化解糾紛。探索創立綿陽“1+3+N”矛盾糾紛聯動化解模式,建立綿陽市“社會矛盾糾紛訴源治理聯調中心”,深化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推進訪調、公調、檢調、訴非無縫銜接。完善涵蓋道路交通、金融等17個領域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96個,建立專家庫14個、“名人調解工作室”47個,培養“綿陽市人民調解能手”310名,發展專兼職人民調解員11768名,年平均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3萬件。
筑牢公共安全屏障。扎實開展緝槍治爆專項行動,全市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實現“無流失、無炸響”。持續強化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市區交通擁堵指數平均值從2018年的1.84下降到1.79。切實做好防汛減災、地災防治、疫情防控等工作,著力加強社區矯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管控,堅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聚法治之力筑平安之基,綿陽政法人以赤子之心守護三江兩岸的法治與平安,呵護萬千綿州兒女的安寧與幸福。
市公安局涪城分局城郊派出所強化數字科技支撐作用,持續提升巡邏防控質效
強化服務“重保障” 維護發展安全堅定有力
營造穩定有序的發展環境,是時代賦予政法機關的使命。十年來,全市政法系統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服務中心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全力護航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發展秩序。嚴厲打擊非法集資、侵犯商業秘密、假冒注冊商標等違法犯罪行為。2012年以來,依法審理反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19件,依法從嚴查處20余個黑惡勢力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等侵犯企業家合法權益和妨礙企業生產經營的犯罪活動。全市政法系統堅持做到涉企違法犯罪報案、控告、舉報受理查處100%,及時依法依規反饋查處進展情況100%。
切實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健全完善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創新破產審判“四項機制”,實行快立、快審、快執。優化整合執行辦案資源配置,加強“智慧執行”,全市法院執行案件執結數從2013年11589件上升至2021年34923件,執行到位金額從2013年12.3億元上升至2021年20.92億元,執行難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著力提供優質政法公共服務。市委政法委牽頭制定《綿陽市政法系統優化營商環境36條措施》,統籌開展“綿陽市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涉法涉訴專題座談會。市中院實質化運行園區法官工作站、藏羌民俗調解站等86個訴訟服務站(點),提供上門立案、調解指導等司法服務。市檢察院強化民營經濟司法保護,創新開展“檢察護航民企發展”開放日活動。市公安局細化出臺“放管服改革、便民利企24條措施”和“服務保障穩住經濟21條措施”。市司法局全面推進行政審批“放管服”改革……
綿陽政法人用真真切切的舉措回應了群眾最關切的問題,打通了服務保障的“最后一公里”,營造了更有序的發展環境、更安全的生活環境、更公正的執法司法環境。
調解當事人送錦旗致謝調解專家鄧啟貴
改革創新“破難題” 執法司法水平權威高效
新形勢,新挑戰,新發展。十年來,面對來自各方的挑戰,面對可以預見的和各種難以預見的風險,全市政法系統毫無畏懼,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各項改革部署,堅持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依靠頑強斗爭打開發展新天地,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執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顯著提升。
政法機構職能體系持續優化。積極穩妥推進省以下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加快推進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全面構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工作格局。健全完善“情指勤輿”一體化警務運行機制,公安核心戰斗力和實戰效能大力提升。全面完成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有效發揮便民為民民主渠道功能。
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持續細化。加快推進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財物統一管理改革工作,縣級法檢基數劃轉測算數與同級財政部門核定數一致率達100%。全力支持配合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會同監察機關健全完善提前介入、指定管轄、線索移送等機制。加快推進公安執法制約監督機制改革和執法責任體制改革,全市公安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率達100%。全覆蓋設立社區矯正機構,順利完成全省首個“智慧矯正”試點單位線上驗收,社區矯正改革基本完成。
政法數字科技應用持續強化。加快推進智慧檢察建設,建立公益訴訟快檢實驗室,完成電子數據云平臺川西北區域分中心建設。統籌推進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搭建全市治安防控實戰應用平臺。落實“雪亮工程”補點織密、擴容升級,全市匯集“天網”“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綿州云眼”等公共立體視頻感知源28萬余個,建成“智慧平安小區”864個。
訴訟制度改革效能持續深化。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分調裁審”高效順暢,建立“1+11”全域訴訟服務體系。全市收結案均衡度81.15%,居全省第一位。
隨著政法領域改革不斷創新完善,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綿陽、法治綿陽建設進程不斷提速升級。
人民至上“解民憂” 社會公平正義可感可觸
行通衢大道者不迷,心至公無私者不惑。十年來,全市政法系統始終站穩人民立場,秉持人民情懷,不斷以政法干警的辛苦指數換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強化線索分級核查責任,細化村“兩委”換屆候選人縣級聯審機制,深化行業亂象整治,持續有力打擊各類黑惡犯罪。為期三年專項行動,全市共打掉涉黑組織1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和團伙161個,查扣凍涉案資產4.5億余元,查處“保護傘”301人,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690個,“掃”出風清氣正、朗朗乾坤。
重拳打擊突出違法犯罪。高壓嚴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黃賭毒”“食藥環”“盜搶騙”等各類刑事犯罪活動。“三箭齊發”深入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持續加大電信網絡詐騙整治力度,統籌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
嚴格規范公正文明辦案。扎實開展“萬案大評查”回頭看,對全市全部劣質案件、不合格案件、瑕疵案件進行逐一驗收,推動全省政法系統跨部門辦案平臺在市內全面應用。全面實施執法全流程記錄機制改革,探索建立24小時訴訟服務機制,實現“實時查、隨時辦、自助辦”全流程一站式訴訟事務辦理。
廣大政法干警以默默無聞的堅守和義無反顧的沖鋒,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也照亮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路。
社會治理“抓試點” 基層治理格局健全完善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十年來,全市政法系統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鮮明導向,積極發揮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打造綿陽市域新樣板。以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牽引,形成市級統籌協調、縣級組織實施、鄉鎮(街道)強基固本的市域社會治理鏈條。“詩城義警”“熊貓未士”“花城管家”等綿陽特色社會治理品牌不斷涌現。創新實施“心沐計劃”,經驗在中央政法委辦公廳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專刊刊載。
探索全科網格新成效。創新“一網多元三化”全科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網格全覆蓋、服務零距離”新格局。制定網格員職責清單,并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市級層面服務事項準入制度。全市劃分網格3564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共計3983名,網格內年均處理事件超50萬件。
夯實基層治理新底座。不斷完善農村司法體系建設,全市“兩所一庭”優化布局全面完成,全市人民法庭數量由53個調整為45個,減幅15.1%;全市公安派出所由311個調整為182個,減幅41.5%;全市司法所由291個調整為166個,減幅43%。扎實推進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一體化建設運行。全市166個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全面選優配備、各項運行機制配套建立。“一村一輔警”“一村一法律顧問”機制全面實施……
一項項重要的舉措,一個個亮眼的“硬數據”串點成線,讓群眾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穩穩的幸福感、濃濃的安全感。
走過千山萬水,在乘風破浪間收獲累累碩果,但綿陽政法人深知,道阻且長仍需砥礪前行。“全市政法系統將始終堅持‘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總思路,緊緊圍繞市委‘五市’戰略目標,對標對照‘新、快、實、真、嚴’要求,錨定‘全國爭先進、全省創一流、全市走前列、全警受點贊’工作目標,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全面細致深入抓好維護綿陽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強新時代綿陽政法鐵軍建設各項工作,切實擔負起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綿陽、法治綿陽重要使命,為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堅實政法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市委政法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說。(文顥源 綿報融媒記者 鄭金容 文/圖)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