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今年上半年,全市人社系統堅持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者、群眾高品質生活的服務者、社會高效能治理的維護者,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8萬人。
下半年,市人社局如何拼出勁頭、拼出優勢、拼出實效,確保“三季進、全年紅”?“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穩就業壓力增大、人才活力釋放不夠、勞動維權風險猶在、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在破解難題上,市人社局將全面落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增強抓工作、干事業的緊迫感、責任感,堅持保就業、穩就業,發揮“人社服務專員”作用,建立就業精準對接機制,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不折不扣落實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等社保改革任務,高質量建設職業能力創新改革先行區,縱深推進人社服務成長計劃,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切實提升人社公共服務的滿意度。
在就業創業方面,市人社局已有一攬子計劃。推行穩崗返還“免申即享”、社保緩繳“即申即享”、就業補貼“直補快辦”等政策。建設青年驛站、統籌用好政策性崗位,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推廣應用“科技城就業碼”,建立就業供需精準對接機制。運營好零工市場、零工驛站,繼續支持做大做強就業創業直播學院,辦好第五屆綿陽市創業明星創業能手爭創等特色雙創活動,擦亮“創響綿陽”金字招牌。
“在社會保障方面,我們將讓參保人員切實感受到社保服務的暖心。”該負責人表示,積極引導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參加社會保險,推動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深化社保綜合柜員制經辦模式改革,建立企業退休人員檔案預審機制,創新特殊、困難群體快辦應答,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按時足額發放社保待遇。建設社保大數據分析治理平臺,建立信息數據共享機制,提升社保基金風險防控能力。“我們還將推動實現全市33家快遞企業工傷保險應參盡參,為近1400名快遞人員消除后顧之憂。”該負責人說。
“我市一直實施‘人才興市’戰略,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工作氛圍。”該負責人提到,在人事人才方面,市人社局將用好用活7個“人才十條”配套政策,運用好事業單位分層分類分時常態化引才機制,加大赴高校“一站式”招聘人才力度。推動職業能力建設創新改革先行區在國家發改委立項,籌建“技能小鎮”,開展技能大師代言助力“綿品出川”,舉辦第五屆綿陽市職業技能大賽。開展首批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科技城學者”特聘專家評選,實現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規范實施年薪制,引導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推動科技城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創建“國字號”。
在勞動關系方面,將建立根治欠薪“三員兩化”機制,建設“云監察”指揮系統,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到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實施中等收入群體遞增計劃,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持續加強裁審銜接,組建全市青年骨干仲裁員隊伍,選樹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調解員和金牌調解組織,推廣應用“掌上仲裁”,充分發揮仲裁調解作用。
“在公共服務方面,我們重點深化‘人社服務專員’聯系服務企業制度。”該負責人還提到,市人社局將深入開展“你體驗,我改變”人社公共服務辦事流程體驗活動,推進事項簡單整合向流程深度融合轉變,切實提高辦事服務效率,進一步實現服務“打包辦、一窗辦”和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不斷提升“溫暖人社”滿意度。立足數字賦能,完善綿陽智慧人社APP功能,持續推動“綿小保”政務IP破壁出圈,擴大綿陽人社“兩微一端”影響力和傳播力,不斷打造智慧人社“升級版”。(綿報融媒記者 李橋臻 實習生 林星彤)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