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清洗道路積土
綿陽新聞網訊 6月7日一大早,中太鎮中太村老黨員范祥廣便扛著掃帚來到村道上,撿拾垃圾,清掃道路。“自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村里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干干凈凈的。”老人感慨地說。
為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中太村明確任務、夯實責任,以清臟、治亂為主攻方向,以廁所革命為突破口,在全村掀起了美麗鄉村建設新高潮,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讓鄉村有“面子”更有“里子”。
沿著干凈整潔的村道行進,一座座民房錯落有致,一簇簇鮮花爭奇斗艷,一架架瓜果菜蔬逗人喜愛。“農村環境整治內容多而且雜,最要緊的是幫助村民轉變思想,讓他們從以前混亂、臟差的生活環境和不良習俗中走出來。”村黨總支書記范奎表示,村兩委和工作隊通過召開壩壩會、入戶走訪、開展美麗庭院評選活動等,增強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的自覺性。
為確保環境整治落到實處,該村成立了由村社干部、黨員、志愿者組成的保潔隊,每周二、五定時開展清掃和河道環境治理,讓垃圾從源頭到處置無處遁形。同時,大力推進機收機播,秸稈直接還田,減少了秸稈對環境的污染。范祥廣說,以前柴草多,亂擺亂放的現象突出,現在這種現象在村子里基本看不到了。
為方便垃圾清運,該村通過購買服務,清運車入戶收集生活垃圾。“村民先對垃圾進行分類,定點定時投放,便于清運。”垃圾清運員鄧明堂說,這種方式解決了垃圾囤積的問題。同時,設立農產品、農藥包裝袋集中收集點,避免水體和環境污染。據了解,今年該村改廁70余戶,全村水廁達90%以上;河道淤泥、雜草清理10余公里,修補損毀路面近20處。
圍繞“五清”“四定”,該村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作用,并利用廣播、壩壩會,深入宣傳和開展衛生運動,普及健康和疫病防控知識,宣傳文明健康理念,帶領群眾移風易俗,不斷改進生活方式。(鄧洪 劉玉明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