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體溫隨意填、店員口罩“戴”下頜……
這幾家餐飲店的防疫措施有點“任性”
采訪時間:4月12日—15日
采訪地點:城區多家餐飲店
問題:店員不規范佩戴口罩、顧客體溫隨意填等現象
□“綿觀辣1度”報道組 文/圖
4月11日,“綿觀辣1度”報道了我市餐飲行業在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12日—15日,記者再次走訪城區多家餐飲店發現,一些餐飲店仍未引起重視,存在店員不規范佩戴口罩、顧客體溫隨意填等現象。
15日中午,記者來到“六月雪”干鍋高新區店,從樓梯步行進入二樓,餐廳門口有一個防疫檢查點,測溫設備、場所碼、消毒液一應俱全,還有1名工作人員值守。在這里,工作人員要求記者掃場所碼、出示行程碼,并登記了信息,但卻沒有測量體溫,記者登記時也未填寫體溫。
記者進入餐廳內部看到,雖然店員都戴了口罩,但至少有4人將口罩拉到了下頜處,其中1名還戴著廚師長的帽子(如圖)。記者隨后返回餐廳入口,此時門口值守人員正在查驗3名顧客的“兩碼”,其中1名沒戴口罩的顧客在登記信息后順利進入了餐廳。
當記者上前查看顧客登記表時,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記者進門登記時未填寫的體溫信息一欄,竟被填上了“36.7”。“沒有給我測體溫,你們怎么能隨便填呢?”對于記者的問題,值守人員并未正面解釋,而是一再表示有測溫設備。
采訪中,該店值班經理龔女士表示,店內員工每周都在做核酸。但記者現場查看了包括廚師長在內的4名員工的天府健康通,均沒有看到14天內的核酸檢測記錄。對此,廚師長譚先生表示,最近一次做核酸檢測是在3月初。
幾天內,記者還連續走訪了高新區多家餐飲店,發現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很不理想。在高新區奧萊·金祥里二樓的“蜀江龍”火鍋,服務人員先是詢問記者幾人用餐、辣度需求,然后才拿出場所碼要求掃碼,但并未測量體溫。在附近的“小黃牛·涮烤養生湯鍋”,該店前后兩個大門均敞開,其中一個門可自由進出。
在高新區九洲·又一城“風華正冒冒菜·火鍋冒菜”餐廳,記者看到一行5名顧客走進店內,工作人員只是忙著介紹菜品,并未要求掃碼、亮碼和測量體溫。在九洲·又一城的“阿芒迪娜”甜品店,店門口循環播放著“戴好口罩并掃描場所碼”的提示,但門口無人員值守,期間至少有5名未佩戴口罩的顧客,在未掃碼亮碼測體溫的情況下進入店內,工作人員也沒有任何提醒。
記者手記>>>
疫情防控是關乎公共安全和民生的大事,容不得任何形式主義和疏忽。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餐飲經營者也要切實履行好疫情防控“四方責任”中的經營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各項疫情防控規定,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確保顧客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