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化創意園
采訪時間:4月8日
采訪地點:126文化創意園、御營廣場
問題:轉供電電價高
□“綿觀辣1度”報道組文/圖
春暖花開,綿陽網紅打卡地126文化創意園迎來了生意旺季,商家們卻高興不起來:“電費高達1.5元/度,一月下來就是幾大千,賺的錢都交電費了,為啥我們的電費這么高?”4月8日記者采訪發現,不止126文化創意園,御營廣場商家也為高額電價叫苦不迭。
轉供電電價高 商家表示“吃不消”
126文化創意園區內的所有商鋪均為轉供電終端用戶,記者了解到,轉供電是指電網企業無法直接供電到終端用戶,需由其他主體進行轉供,轉供電主體包括商業綜合體、物業公司等經營者。換句話說,就是“中間商”先從電網企業購電,再向商家供電并收取電費。
據園區內一家店鋪老板介紹,園區物管方要求商家每月預存電費不少于2000元,“我們店鋪安裝了電表,依據每月繳納的電費與用電量,發現電費達1.5元/度。”
該商家表示,自己曾咨詢過物業公司,為何電費這么貴?對方回答:0.9元是電費,0.6元為“服務費”。“國家對于電價一直在出臺優惠政策,助力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但我們這里從2018年起電費就是1.5元/度,也沒有給過發票,每次只有一張欠費單。”該商家說。
隨后,記者又采訪了園區內另外4家商鋪,他們均表示,物業收取的電費為1.5元/度,一些沒有單獨安裝電表的商家甚至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電,物管公司也從未對電價收取標準及用電量進行過公示。
記者走訪發現,不僅126文化創意園轉供電電價存在爭議,御營廣場的轉供電終端商家們也對“高價電”叫苦不迭。
“現在每度電收費1.2元,受疫情影響,這兩年生意也不好做,但電價也沒有優惠政策,一年到頭,電費高達幾十萬。”御營廣場某商家說。據介紹,2020年,御營廣場轉供電收費為1.3元/度,不少商家“吃不消”,在與物業多次協商后,才降為每度1.2元。
供電“中間商”回應 “我們成本也很高”
針對126文化創意園商家所說的電費價格,記者來到收取轉供電電費的126文化創意園區服務中心進行求證。
問:商家們對你們收取的電費提出質疑,說0.9元的電費加了0.6元的“服務費”?
126文化創意園區服務中心:我們一直收的是0.9元/度,包含轉供電的折損,總共0.9元,從沒收過什么服務費。
問:能不能提供一下你們收取商家電費的收據或發票?
126文化創意園區服務中心:不能,你們沒有權利要求我們出示這些。
隨后,記者向御營廣場所屬物業公司綿陽市御營商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求證,對方表示,廣場內轉供電電價確實為1.2元/度。
問:1.2元/度電價是如何核算出的?
綿陽市御營商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國輝:御營廣場之前是一個爛尾樓,大家集資盤活現在投入使用。其中變壓器花費了很大一筆錢。我們也希望價格可以調整,但沒辦法,投入的成本就很高。
相關部門 價格過高,違反相關政策規定
那么,上述電價收取是否合理?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問:1.2元、1.5元/度的轉供電電價是否合理?
市發改委價格管理科科長胥挺:在2018年、2020年四川省發改委發布的相關通知中均明確指出,為切實減輕廣大用戶的電費負擔,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加收的其他費用,糾正轉供電主體不合理加價、未執行價格主管部門電價政策的行為。
對于轉供電電價收費也是有政策規定的,轉供體的用戶(租戶)線損電價暫統一按6%計算。線損可計入物業管理費,也可隨電費一并收取,且需在電費發票上單列明示。實際上,以目前的一般工商業電價來算,即便加上線損率,每度1.2元、1.5元的轉供電電價依然過高,其行為違反了相關政策規定。
問:是否收到商家投訴?如何對轉供電電價進行日常監管?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二科科長魏強:今年暫時沒有收到相關投訴。在日常監管中,要求轉供電主體在收取電費時,要對電價的收費標準進行公示,讓終端用戶明確知曉收費明細,并向各轉供電主體進行了政策法規宣傳。對于涉及轉供電電價亂收費問題,用戶可撥打12315、12345進行舉報,市場監管部門也將依法查處并公開曝光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違規收費問題。
記者獲悉,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以及市住建委將針對126文化創意園、御營廣場轉供電收費問題進行聯合執法,進一步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工作。
此外,記者采訪結束時,涪城區市場監管局已對126文化創意園轉供電收費問題進行了初查。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