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9日晚,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創排演出的大型原創歷史劇河北梆子《花雅運河》將亮相國家大劇院。該劇以“大運河文化帶”為抓手,依托清中葉“花雅之爭”的歷史背景,結合河北梆子劇種的溯源,通過秦腔班名角“元小薇”的個人經歷,以小見大演繹在“花雅之爭”的大背景下,戲曲藝術的生存環境與生態面貌,生動展現千載運河與戲曲藝術發展息息相關、交相輝映的關系,及運河文化承載的豐厚璀璨的歷史文脈。
河北梆子《花雅運河》劇照。主辦方供圖
河北梆子《花雅運河》特邀劇作家郭啟宏,導演石鴻圖、白愛蓮等眾多活躍于業界一線的實力主創加盟,匯聚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王洪玲、王英會兩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及張四剛、金民合等中青兩代實力演員聯袂出演。創作歷經5年時間,5稿劇本、18稿導演本、連續2個月每天長達14小時的排練,主創團隊與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的全體演職員數易其稿,細致打磨,努力用戲曲獨特的表達方式,還原特殊時代下的梨園變遷,譜就“人生如戲”的梨園悲歌。
該劇在藝術創作上突破時空局限,舒展自如的敘事手法,在“戲里”“戲外”間自由穿梭,在燕趙悲歌之中感悟人世間跌宕起伏的波瀾之聲。“富貴圖烤火”“杜十娘沉船”等經典唱段與踩蹺等傳統技巧的展示,及劇中穿插的梆子、昆曲、揚州小調、秦腔等,生動再現了當時爭奇斗艷、百家爭鳴的梨園盛景,為觀眾呈現出一部流動的戲曲藝術史。同時,舞臺上具有運河民俗風情的水幕、簡約質樸的船型舞美設計,用現代舞臺語匯表現戲曲的“寫意”之美,在千變萬化中營造出庭院、畫舫、長廊、戲園、樓閣等不同的空間,點染出一幅絢麗的運河人文畫卷。
作為北京演藝集團旗下的戲曲院團,近年來,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在集團藝術生產孵化平臺下堅持守正創新,努力用傳統藝術展現時代風貌,先后創排推出《人民英雄紀念碑》《美狄亞》《弄巧成拙》《呼延慶打擂》《美猴王大戰金錢豹》《年關》等多部優秀作品,獲得各界好評。
據悉,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將在演出后召開研討會,廣泛征集業界專家、資深行業媒體及觀眾代表意見,繼續將這部承載著深厚文化內涵與底蘊的作品打磨提高,真正成為一部具有時代精神、閃耀戲劇舞臺的精品佳作,擦亮“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