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場評比“三隨機”、垃圾分類智能化、問題整改不過夜……
經開區:城鄉環境綜合提質出新招使硬招
拆除占道違建
綿陽新聞網訊 在互學、互看中借鑒經驗,在互評、互查中補齊短板,在城鄉環境綜合提質行動中,經開區各級創新工作舉措,通過開展拉練比拼,形成你追我趕態勢,促進措施落實落細,推動工作大力開展。
塘汛街道在拉練大比拼中,采用“三隨機”模式(隨機確定社區、隨機確定點位、隨機進行點評),通過“走、看、評、議”的形式進行現場打分,對抽中的社區(村)逐一進行實地觀摩,并由社區(村)書記匯報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整治的方式方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按照細化的評分標準進行現場評比。各社區相互比拼,各自大顯身手,工作推進有力。群豐社區在提質行動中,發起的志愿者積分兌換及社區有獎競答活動,居民在參與做志愿者的同時,還可以累積積分兌換到很多實用的生活用品。桃源社區為了帶動社區居民參與到城鄉環境綜合提質行動當中來,也是使用了各種“招式”。社區環保達人、文明家庭戶評選、舉辦社區親子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大大提升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三江國際麗城小區更是引入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桶,將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種。住戶可采用掃描二維碼或者是小程序的方式來預約廢品回收,如果有不知道類別的垃圾,還可以通過小程序AI識物的方式判斷。與此同時,為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該小區還采用網絡聯動+志愿者聯盟的方式,推廣垃圾分類理念1335戶,發放城市花園手冊2600余份。
松埡鎮通過組織季度考評對轄區6個社區(村)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進行有力推動。考評組隨機抽查轄區6個社區(村)“五清”工程整治情況,圍繞社區、小區路面地面清掃、廣告招牌清理、垃圾堆物清運、水面屋面清潔、違章搭建清除五個方面,對照檢查標準,逐項現場打分排名。
在常態化工作推進中,街鎮、區級各職能部門還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秩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立說立行,整改不過夜。7月12日,塘汛街道聯合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四家通信公司,集中對塘汛場鎮友誼街、塘汛南街兩條道路2公里長的架空通信線路進行了統一規整,清除高空“蛛絲網”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轄區群眾出行更安全,空間更整潔。區城管執法大隊啟動開展“美顏”“凈窗”“還路”“拆違”四大專項行動,特別對轄區部分幼兒園隨意設置圍欄,違規占用城市道路的行為加強整治。
7月15日,松埡鎮聯合區城管執法大隊,在24小時內完成了老夜市的整體搬遷,并在次日清掃完夜市舊址,恢復小區道路原有面貌,“馬路市場”整體搬遷,“煙火氣”不減,贏得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橋梁“裙邊”翻新、護欄涂裝、人行道修補……為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維護管理水平,連日來,經開區還對轄區三江大橋、虹云橋、三江閘壩橋等涉及的8座跨河橋、人行天橋等進行“微改造”,累計涂裝面積35000平方米,更新維修護欄9500米,修補破損橋面600余平方米,這些“變裝”讓橋梁安全指數和外觀“顏值”得到雙提升。(趙靜 劉俊 曾屹 綿報融媒記者 夏寧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