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綿陽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委員小組和專門委員會,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市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積極以提案形式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建言資政、凝心聚力。
截至2021年3月2日14:00,會議共收到提案301件,參與提出提案的委員861人次,委員個人或聯名提案195件,政協參加單位、委員小組集體提案106件,提案審查委員會根據《提案工作條例》進行了認真審查,立案247件、立案率82.06%,轉作意見或社情民意54件。
本次會議提案內容豐富、涵蓋廣泛,經過提案培育提案質量進一步提高,意見建議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針對性、可行性。提案者圍繞我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聚焦全市大局和重點工作精心選題、務實建言。提案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高水平建設中國科技城方面,建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地方高校建設,推進校企合作,為高水平建設中國科技城提供強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撐;優化茂鹽高速路線走向,助推綿陽科技城新區建設;建立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完善生態屏障和生態服務功能,為中國科技城建設提供水源保障;完善我市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和申報工作,更好地擦亮中國科技城的金字招牌等。
在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建議制定干部激勵機制,激發干部內生動力,推動改革開放再上新臺階;改善科技創新生態,加快培育一批技術先進、市場廣闊、潛力巨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我市區縣國有平臺公司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做優做強;完善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續工作,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平臺功能,加大跨境電商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建設西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新高地等。
在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建議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增強綿陽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驅動力,提升綿陽在成德綿樂城市群的地位;打造文化旅游強市,力爭綿陽文旅發展布局、重點項目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構建成渝地區重要旅游目的地;牢牢抓住發展機遇,積極參與成渝農業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實現我市農業產業提檔升級等。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建議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科學規劃、分類施策,既要保護民族習俗和生態環境,又要注重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協同發展;在聚才引智、聚賢創業上下功夫,激勵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厘清黨委、政府、社會力量、村民四者之間的關系,構建“四位一體”鄉村治理體系,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挖掘鄉賢資源、凝聚鄉賢力量,壯大“鄉賢圈”,進一步推進鄉賢回農村,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一步統籌我市鄉村產業規劃優化升級,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產業結構優化、鄉村經濟發展等。
在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方面,建議探索建立養老服務綜合體,不斷創新康養模式,推進醫養結合養老事業健康發展;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加快推進城區農貿市場提檔升級;進一步鞏固完善我市無償獻血工作機制,健全預警機制,提高應急保障能力;重視物流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和服務鏈的一體化資源整合,促進綿陽郵政、快遞、物流發展上臺階;整合原市級機關辦公場地新建中小學,緩解中心城區教育資源緊缺;進一步提高山區農村公路養護投資標準,提高公路交通的防災、抗災與應急救援能力等。
會議閉幕后,經七屆市政協提案審查委員會審查立案的提案將按程序進行交辦,對本次會議提案統計截止時間以后收到的提案,將作為平時提案及時審查、交辦。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