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檢察院聘任18名專業人員擔任公益訴訟案件檢察官助理
市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檢察官開展遠程視頻提訊
當事人為辦案人員送上致謝錦旗
市檢察院與江油市檢察院聯合開展《民法典》宣傳
3月2日,在綿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綿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紅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王紅在向大會作報告時說,2020年,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和省檢察院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下,深入貫徹“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檢察工作總要求,緊緊圍繞綿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職責,各項檢察工作穩進、落實、提升,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王夢霖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安達福 文/圖
回望2020
檢察院交出亮眼成績
一年來,全市檢察機關穩步提升辦案質效,核心業務數據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其中,公益訴訟起訴數等業務數據位列全省第一,民事檢察、行政檢察業務指標位列全省第二,不捕率、監督糾正社區矯正違法等22項業務數據位列全省前三。刑事審判監督暨重罪案件認罪認罰、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兩項工作在全省檢察系統相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心理咨詢師入駐檢察機關保護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6項工作被最高檢、省檢察院推廣,全年工作獲得國家、省、市級以上領導書面肯定11件。1月25日,在全省第十七次檢察工作會議上,綿陽以“融合提升開啟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助推中國科技城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作引領性發言。
彰顯政治擔當高站位護航發展大局
防疫與履職兩不誤。切實把疫情防控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嚴格執行防控部署,堅決維護防控秩序。批捕詐騙醫療器械、防疫物資等涉疫犯罪14人,起訴30人;辦理涉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0件。實施“零接觸”辦案模式,積極運用互聯網視頻通訊系統開展遠程提訊、庭審和接訪等工作,安全公正高效辦案;在教體專網創設《檢察官說法》欄目,推送《法治陽光微課堂》系列視頻,覆蓋師生11萬余名。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安州區檢察院引導某消毒用品企業完善檢測、備案程序的做法受到最高檢高度肯定。
服務重大戰略部署。落實最高檢“三號檢察建議”,批捕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8人,起訴78人。向69名生活困難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發放司法救助金60.04萬元;辦理支持農民工、事實孤兒、孤寡老人等困難當事人起訴討薪、追索撫養費贍養費等案件83件;鞏固提升32個貧困村脫貧成果。嚴懲各類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批捕8人,起訴138人;平武縣檢察院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等6家單位形成跨區域保護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工作合力;聯手市河長制辦公室在全省率先設立“河湖檢察官”,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肯定,并被《中國水利報》等媒體宣傳報道。服務保障綿陽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攜手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北碚區檢察院簽訂協作意見,以優質檢察協作服務成渝綿共建中國西部科學城。
平等保護民營經濟。建立涉民企案件辦理“綠色通道”,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依法妥善解決民企合法訴求58件。嚴懲擾亂市場秩序、侵犯知識產權等侵害民企權益的犯罪,批捕17人,起訴108人。運用一體化辦案模式,從辦理一起涉黑案件中依法監督糾正系列民事虛假訴訟案,為涉案民企挽回資產7000余萬元。依法穩妥處理民企及其從業人員涉罪案件,切實做到“少捕慎訴慎押”,不批捕17人,不起訴18人。
彰顯責任擔當高水平推進平安建設
全力決勝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年來,共受理涉黑涉惡案件490件1761人,對涉黑及重大涉惡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提前介入率100%;對認定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涉惡集團和涉惡團伙犯罪全部提起公訴,追訴漏犯31人、漏罪14件。發現并移送“保護傘”線索28條,批捕“保護傘”犯罪6人、起訴6人。提出處理涉案財物意見40條。落實涉黑惡案件“每案必建議”,檢察建議制發率100%,回復率100%。辦理的楊順昌等38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入選省檢察院掃黑除惡典型案例。
打擊刑事犯罪保穩定護民生。嚴懲嚴重暴力犯罪,批捕109人,起訴210人。依法打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批捕659人,起訴1483人。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批捕222人,起訴314人。突出懲治放火、危險駕駛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批捕18人,起訴391人。加大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等涉眾型犯罪以及利用網絡賭博、泄露個人信息等犯罪力度,批捕24人,起訴123人。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起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66人,努力提升群眾安全感。
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治理。深度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323件,全部做到七日內程序回復、三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組織檢察聽證28件,辦結刑事申訴21件。化解5年以上疑難復雜信訪積案2件。成功化解一起時間長達34年的信
訪積案,最高檢致信表揚,該案被《檢察日報》報道并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信訪積案清理“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以《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為主題強化法治宣傳,營造法治化社會氛圍。
法治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零容忍”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51人,起訴104人;成功辦理支持起訴撤銷監護權案件3件。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不批捕33人,不起訴39人。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被害人,聯動教體、衛健、婦聯、團市委等10家單位共建“未成年人保護聯盟”,建成2個未成年人“一站式”關愛保護中心,提供法律援助93人次,開展心理疏導、幫助轉學、落實低保等社會救助19人次。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138名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進校園”巡講96場,受眾6萬余人。
彰顯使命擔當高品質維護公平正義
聚焦質量、效率兩提升做優刑事檢察。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刑事犯罪914件1249人,起訴2308件3624人。加強偵查監督。監督立案65件、撤案46件,不批捕761人,不起訴585人,糾正漏捕51人,追訴漏犯98人、漏罪70件。加強刑事審判監督。依法提起抗訴22件,書面糾正偵查活動和刑事審判活動中的違法情形120件。強化刑事執行同步監督。糾正監外執行與社區矯正中違法情形144人,糾正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提請、決定、裁定不當229人。聯合市中院等相關單位建立財產刑執行工作協作配合長效機制,最高檢給予充分肯定。
聚焦數量、效益雙突破做強民事檢察。共辦結各類民事訴訟裁判結果監督案件287件,同比上升41.38%,其中提出再審檢察建議112件,同比上升366.67%,法院采納93件。辦理虛假訴訟監督案件144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80件,法院全部采納。對民事執行中的問題,提出檢察建議103件,同比上升110.2%,法院全部采納。對民事審判程序中的問題,提出檢察建議92件,同比上升206.67%,法院采納90件。辦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類案檢察監督等2件案件被省檢察院評為民事檢察優秀案例。
聚焦規模、效應共增長做實行政檢察。積極履行維護司法公正、促進依法行政雙重職責。依法辦理行政裁判結果監督案件27件,提請抗訴1件。依法辦理行政審判程序監督案件13件,同比上升85.71%,提出檢察建議10件,法院采納9件。依法辦理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34件,提出檢察建議33件,采納30件。成功辦理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案件9件。辦理的一起行政登記行政爭議申請監督案被最高檢、省檢察院評為行政檢察優秀案例,工作經驗被《檢察日報》報道。
聚焦雙贏多贏共贏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深入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立案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306件,制發279件訴前檢察建議,整改率達99.64%。通過辦案督促治理被污染損毀耕地、濕地、林地等20余畝,督促回收處置固體廢物10.9噸,督促收回國有財產893萬元。積極、穩妥辦理道路交通安全、危化品違規經營等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9件,督促整治危害公共安全問題,發出檢察建議9件均被采納,達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彰顯時代擔當高起點推進改革創新
全面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認真落實人大審議意見,完善與政法各部門配合協作機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一審公訴案件2381件,適用率達82.55%,同比上升44.14%。準確把握從寬幅度,精準提出量刑建議,法院采納率達95.73%。構建“認罪認罰+刑事速裁”辦案模式,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占比達到73.65%,確保公平正義更好更快實現。
健全機制做實職務犯罪檢察。完善與監察委的線索移送、提前介入等工作機制。適時提前介入監察委調查案件38件,受理監察委移送職務犯罪案件46件55人,起訴47件61人,其中廳級職務犯罪案件1件1人、縣處級職務犯罪案件6件6人。執行修改后刑訴法規定,對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職務犯罪立案偵查3件3人。
不斷優化法律監督工作模式。建成10個“派駐公安機關檢察室”,前移監督端口,重點監督糾正有案不立、壓案不辦及違法動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等問題。避免程序空轉,減輕當事人訴累,“案件比”指標同比下降23.6%。充分借助“外腦”,聘請18名行政機關專業人員兼任檢察官助理,協助解決公益訴訟工作中遇到的專業性問題,該項工作得到多位領導肯定。
彰顯職業擔當高標準鍛造檢察鐵軍
政治引領鑄忠魂。堅決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主動向市委、省檢察院請示報告重大事項40余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訓詞精神,以開展“爭創作風優良機關,爭做擔當作為先鋒”活動為抓手,鑄鐵檢察隊伍。先后涌現出“全國文明單位”游仙區檢察院,“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三臺縣檢察院,全國檢察機關特赦工作表現突出個人、四川省“三八紅旗手”等一批先進典型,全市檢察機關共獲得市級以上榮譽89項。“平凡如星自璀璨,以身殉職為忠誠”,平武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馬川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為檢察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練技強能訓精兵。加強檢校合作,組織干警赴浙江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高校參加專題研修和素能提升培訓。推行“檢察長帶檢察官、檢察官教檢察官”制度,邀請檢察業務專家授課,共培訓干警1000余人次。利用“檢答網”和檢察網絡學院,加強檢察業務學習交流。組織選拔干警參加上級檢察機關舉辦的業務競賽,不斷提升執法水平和履職能力。涪城區檢察院一名干警榮獲“全省檢察機關案件管理業務能手”稱號。
從嚴治檢促清廉。用發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件做實以案促改,持之以恒抓廉潔。設立廉政監督員,針對廉政風險點制定56條防范措施,對50件案件開展質量評查,對156件案件進行流程監控,對發現的問題逐項整改到位。對兩個基層檢察院開展政治巡察。常態化實
施廉政談話和檢風檢紀督察28次,嚴格落實“三個規定”,靈活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決查處檢察人員違紀違法4人。積極落實省委第七巡視組反饋意見的整改工作。自覺接受省檢察院黨組政治巡察“回頭看”,針對反饋的12個問題采取103項舉措持續整改。
接受監督樹公信。全市檢察機關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30余次,專題匯報重點工作32項。市檢察院專題匯報優化營商環境和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兩項工作,滿意度測評名列前茅。精心辦理代表委員提出的建議、提案13件,邀請代表委員參與調研視察、案件聽證、庭審觀摩190余人次,邀請人民監督員監督評議案件42件。落實檢務公開要求,579條重要案件信息、7497條程序性信息和2331份法律文書全部向社會公開。依托新媒體講好檢察故事,游仙區檢察院拍攝的公益訴訟微電影《較量》等5件新聞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
展望2021
檢察院這樣謀篇布局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新征程開啟之年。全市檢察機關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和上級檢察機關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為引領,聚焦“全國爭先進、全省創一流、全市走前列、全警受點贊”的政法工作目標,努力推進講政治與謀發展、服務大局與司法為民、辦案質效與隊伍素能、基礎工作與基層建設融合提升,助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綿陽、法治綿陽。
對標優質發展新要求在精準施策、增強服務成效上展現新作為
聚焦全市“十四五”規劃和“一核兩翼、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格局,緊扣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常態化疫情防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任務,提供優質檢察產品。
對標平安建設新形勢在嚴懲犯罪、保障民生民利上取得新成效
聚焦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穩定犯罪。落實掃黑除惡常態化要求,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深入打擊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依法懲治和預防經濟金融領域犯罪,促進提升金融監管法治化水平。結合辦案參與社會治理,促進提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對標法律監督新格局在揚長補短、推動全面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牢牢把握“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監督新特點,在補短板、破難題上下功夫,以《民法典》實施為契機,進一步做優刑事檢察,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做好公益訴訟檢察,著力維護司法公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對標改革創新新部署在深化落實、提升工作質效上推行新舉措
落實林長制改革部署,深化“河長(湖長、林長)+檢察官”協作機制,積極參與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推動綠色發展。完善檢察辦案保護創新創業機制,扎實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改革試點工作,保障科技城創新驅動發展。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檢察職能改革、檢察官業績考評改革,努力實現檢察權運行規范有序、司法辦案優質高效。
對標履職能力新需求在嚴管厚愛、打造過硬隊伍上呈現新氣象
牢牢把握建設“四個鐵一般”隊伍要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抓手,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司法規范化建設。堅持以素能提升為引領,加強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持之以恒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工作,提升基本能力,加快籌建經開區檢察院,深化智慧檢務建設,夯實發展根基。
新時代賦予檢察新使命,新征程期待檢察新作為。市人民檢察院將在市委和省檢察院的堅強領導下,以奮斗只爭朝夕、用實干不負韶華,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