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綿陽市破產管理人協會成立
涪城法院對執行異議案件進行網絡聽證
2020年9月,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涉案未成年人救助制度新聞發布會
游仙法院快速審結一起不當得利案,被執行人履行給付七萬元
3月2日,綿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李勤代表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李勤在向大會作報告時說,2020年,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人大有力監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協民主監督下,全市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市委七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奮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羅麗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趙利賓 文/圖
回望2020全市法院成績斐然
2020年,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86323件,辦結85108件;其中市中院受理8823件,辦結8602件。全市法院法官人均結案234.46件,主要辦案質效指標排名全省第一方陣,案件質量和效率實現新突破。全市法院29項工作受到省法院和最高法院肯定,72個集體、133名干警獲省法院、省委省政府、最高法院表彰。
以平安建設為根本護航社會安全穩定
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圍繞掃黑除惡收官戰,堅持“查、打、治、建、督”一體推進,扎實開展“六清”行動。依法審結涉黑涉惡案件51件449人,重刑率16.58%,2件案件入選全省掃黑除惡十大典型案例。突出打擊重點,依法審結涉黑惡“套路貸”案件7件58人。依法審結涉“保護傘”案件6件6人。圍繞“黑財清底”,扎實開展“打財斷血”專項執行活動,執行到位2.38億元。健全掃黑除惡聯席會商、督查督導、綜合治理等制度機制,推動掃黑除惡從“深挖根治”向“長效常治”邁進。
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嚴厲打擊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審結嚴重暴力犯罪案件117件144人,涉槍涉爆、涉賭涉黃犯罪案件166件518人,嚴重暴力犯罪案件連續兩年呈下降態勢。打好禁毒人民戰爭,依法審結毒品犯罪案件234件337人。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審結案件24件37人。嚴厲打擊多發性侵財犯罪,審結電信詐騙案142件372人。始終堅持鐵腕反腐,依法審結貪污、賄賂案件49件67人,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
以服務大局為使命推動高質量發展
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法院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在全省率先出臺《刑事案件庭審辦案指引》,從嚴從快審結妨害疫情防控、利用疫情實施詐騙、銷售偽劣防疫物資等犯罪案件14件17人,獲省委政法委肯定。建立與疫情相適應的審執工作運行秩序,臨時解除涉疫企業查封、扣押等措施2518次,暫緩執行案件1397件,妥善審執疫情引發的民商事案件,2件入選全省服務保障復工復產典型案例。加強涉疫案件司法應對,主動化解企業用工矛盾,與市人社局聯合出臺的《關于審理新冠疫情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解答》,被《勞動法庫》收錄,并在全國仲裁工作會上作交流發言。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建立信用修復激勵機制,鼓勵企業被執行人糾正失信行為,主動修復企業被執行人信息2296例,解除法定代表人高消費限制4258例,營造激勵守信的社會氛圍。加大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力度,依法審結知識產權案件328件,持續優化科技創新法治環境。依法審結涉“放管服”改革行政訴訟案件74件,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優化營商“軟環境”。按照市委統一部署,對標營商環境指標評估體系,有效提高“執行合同”“辦理破產”等司法指標評估效果,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持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強資本市場司法保障,審結金融借款、票據、保險等金融糾紛及民間借貸案件8627件,涉案金額53.38億元。聯合設立涉金融糾紛聯調中心,有效化解涉金融糾紛149件,工作經驗受到省法院肯定推廣。組建破產案件審判團隊,成立綿陽市破產管理人協會,與高校共建破產法教育實踐基地,持續提升破產案件專業審判能力。依法審結破產清算案件12件,釋放土地資源211畝,出清房產9.7萬平方米,安置職工253人,推動江油屹立建材等5家企業脫困重生,助推“穩就業、保市場主體”要求落地落實。
以司法為民為宗旨提升群眾司法獲得感
切實保障民生權益。積極鞏固拓展“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效,緊盯短板發力,持續攻堅克難,執結案件30538件,執行到位39.06億元。采取淘寶直播等公開拍賣方式,拍賣執行財產5.71億元,溢價率達222.15%,為當事人節省傭金2900萬元,有效解決執行財產變現難題。加大失信懲處力度,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464人,罰款15人,拘留37人,限制高消費20227人。堅決打擊惡意欠薪,特別是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執結案件2977件,執行到位1.53億元。
加強特殊群體關心關愛。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妥善審結贍養、撫養、婚姻等糾紛6163件,制發人身安全保護令9份,促進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家庭美滿、社會和諧。依法嚴懲拐賣婦女兒童、強奸等犯罪,審結案件73件83人。創新涉案未成年人社會救助機制,為符合救助條件的涉案未成年人,提供醫療、資金、復學、心理疏導社會救助,工作經驗獲最高人民法院肯定推廣。
暢通群眾糾紛解決渠道。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推進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實現跨域立案全覆蓋。全市法院跨域立案192件,網上立案19745件,當場立
案20813件。疫情期間,大力推行“非接觸式”訴訟服務,電子送達1842次、遠程開庭1078次,確保解紛渠道不中斷。扎實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調解、速裁、快審“一站式”解紛機制,化解案件27336件,速裁快審案件較一審民商事案件審限平均縮短60.5%,為實現公平正義提速增效。優化人民法庭布局,建立訴訟服務站86個,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調解、審結案件15981件,巡回審判536次,努力做到哪里有司法需求,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審判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縱深推進訴源治理實質化。主動融入市域社會治理格局,配合兩辦出臺《關于健全訴源治理機制推動城鄉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將萬人成訟率、委托委派調撤率納入全市目標績效考評體系,訴源治理大格局進一步完善。強力推動訴外治理,設立訴源治理聯合調解中心,創新公益律師參與多元解紛機制,獲得省委政法委調研肯定,并在全省推廣。同步加強訴內衍生案件治理,強力提升案件服判息訴率,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同比上升1.26個百分點,衍生案件同比下降0.42%。
完善審判權制約監督體系。充分發揮院庭長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示范引領作用。健全審判質效末位約談機制,強力推進未結案件消減,未結案減少至1215件,同比下降73.35%,創二十年新低。定期通報“四類案件”監管情況,落實類案與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機制,嚴格執行錯案追究責任機制,對錯案和瑕疵案件“零容忍”,促進司法產品質量更優、品質更好。嚴格執行減刑假釋案件辦理規定,依法不予減刑假釋25件。
以黨建引領為抓手鍛造忠誠干凈擔當法院隊伍
全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制定黨建引領計劃實施意見,在全市法院開展為期三年的黨建引領活動,充分發揮黨建在引領理念更新、工作落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發展。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逐級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形成常態化黨建監督機制,組織力提升工程工作經驗在全省法院推廣。
全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法紀意識,認真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警示教育,開展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專項整治,積極配合巡視巡察,扎實整改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司法作風。堅定貫徹嚴的主基調,健全主體責任清單,編制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強化日常監督管理,教育引導干警嚴格落實任職回避、“三非”機制和“八小時以外”行為規范,以“零容忍”態度查處違紀違法案件47件45人,促進法官清廉、法院清明。
全面提升隊伍綜合素能。加強政治建設,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等政治理論,
不斷提升政治能力。強化素能提升,制定“青藍工程”實施方案,圍繞民法典等重點業務知識,組織素能提升培訓61期,輪訓干警1229人次。增強實戰能力,開展“十佳庭審”評選、優秀裁判文書評比活動,4件案件庭審獲評全省優秀庭審,4份裁判文書獲評全省優秀裁判文書。加強司法研究,17篇調研文章、案例在省級以上法學刊物發表,48篇獲省級、國家級獎項,調研成績居全省法院第一。
以接受監督為保障推動法院工作再上臺階
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主動報告、通報重點工作,邀請代表委員參與“護航發展·法治同行”等活動,通過代表委員專項視察、旁聽庭審、見證執行等方式聽取意見建議,如期辦結2件建議、6件提案。主動接受監察監督,促進公正廉潔司法。依法接受檢察監督,邀請檢察長列席同級法院審判委員會14次,審結抗訴案件22件,支持抗訴案件9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開展特約監督員監督活動,讓司法更陽光、更透明、更公正。
展望2021
砥礪前行再譜新篇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起點之年。全市法院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教育整頓為抓手,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更加注重監督管理,更加注重審判質效,更加注重案結事了,更加注重文化建設,大力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提供更優質的司法保障。
加強政治建設,有更高站位。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學習好、踐行好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發揮黨建引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努力鍛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鐵軍。
精準服務大局,有更強擔當。依法懲治影響疫情防控各類犯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司法應對,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圍繞綿陽科技城新區建設,加大司法保障力度。全力營造優質的法治營商環境,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盡最大可能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保持企業財產運營價值。依法運用破產重整、和解等程序幫助企業化解危機、脫困重生。發揮司法智慧,盡最大努力保護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存。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人才隊伍建設。
踐行司法為民,有更實舉措。樹牢為民情懷,全面落實為民、利民、便民舉措,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完善互聯網司法模式。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升級改造,加快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訴訟平臺。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牽引,設立“24小時自助訴訟服務站”,做實鄉、鎮訴訟服務站工作,切實打通司法為民的“最后一公里”。推進民法典準確實施,強化民生權益保障,注重公序良俗典型案例宣傳。加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等群體司法保護,努力使司法工作更加符合民情、體現民意。
加強改革創新,有更大作為。完善繁簡分流智能識別標準,加大案件速裁快審力度,全面提升司法效能。大力實施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深度拓展“訴源治理”成效,助推市域治理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尊重和切實保障律師依法履職,共同維護公正司法,推動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加大人民陪審員參審力度,提升司法透明度和社會公信度。全流程樹立案結事了理念,健全案件質量保障機制,扎實提升審判質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鍛造過硬隊伍,有更嚴要求。堅持壓緊壓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等鐵規禁令,強化日常監督管理,織密監督之網,扎緊制度之籠,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堅決整治頑瘴痼疾,堅決清除害群之馬,努力營造風清氣正法院政治生態。持續實施“青藍工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改進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升法官能力素養。創新教育培養機制,突出實戰實用實效導向,提升法官系統觀念、法治思維、社會溝通、群眾工作和科技應用能力。
謀篇“十四五”,砥礪前行再出發。全市法院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大會決議,堅定信心、開拓創新、勇于擔當、奮勇爭先,推動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