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扭住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努力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綿陽將如何拓展投資空間,促進經濟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如何擴大內需,打通國內大循環的流通、消費環節?擴大內需成為“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熱議的話題。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橋臻
焦點話題
內需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今年,我市提出牢牢扭住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速釋放消費需求,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努力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精彩回放
2020年,我市促進投資消費穩定增長。出臺《抓項目促投資19條硬措施》,落實“紅黑榜”通報等機制,省市縣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110.7%。產業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37.2%,居全省前列。持續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0.2%。開展建設領域三大攻堅行動,實施項目483個、完成投資423.5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4.26億元。方特東方神畫開園,經營情況居同期全國方特景區前3位。實現網絡交易額2835億元,居全省第2位。
代表委員熱議>>>
近年來,我市招商引資取得了豐碩成果,京東方等龍頭企業紛紛落戶扎根并投入生產運營,為我市產業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招大的同時還要引強。”姜凌委員表示,所謂“強”,不僅指規模和就業或者是科技含量,還包括行業排名,智能化程度等等,建議綿陽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出臺具有傾向性和引導性的招商政策,讓利給企業,并摸清企業產業鏈需求,完善產業鏈,實現鏈條式招商,從而拉動綿陽經濟增長。
水利不僅是農業的命脈,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命脈。蒲雪剛委員建議,加大武引二期灌區配套工程建設省市財政投入力度,加快推進武引二期項目建設,盡快發揮武引工程經濟、社會和民生效益,發揮我市國家重點水利建設工程助推鄉村振興作用。
基礎設施、涉及國計民生等重大項目建設,是促消費、惠民生、調結構、增后勁的重要抓手,對擴大內需,融入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在敬代昕委員看來,位于科技城新區的安昌河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實施后環境質量得到了較大提升。他建議將該項目提升為河湖公園建設項目,以河湖公園為載體,將該片區的水環境、水生態、綠地、廣場等環境因子統籌起來,打造成為綿陽科技城新區的一張靚麗“名片”。
我市鹽亭縣位于川中北部萬億級油氣田核心地帶,天然氣儲量極為豐富,油氣開發潛力十分巨大。向赟代表建議,加大投入,支持鹽亭建設綠色、規范、標準的能源化工園區。
隨著社會時代的進步,城市發展的腳步越發超越。釋智量委員建議,圍繞城區主要干道,利用原道路的路基,修建高架橋,增加環線繞城快捷公交車,方便群眾出行。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的拉動力強勁。
目前,我國的批發市場已進入“大信息、大智慧、大流通、大市場、大商貿”時代。謝從玉委員建議加速推進老舊專業市場的搬遷,改善商戶營商環境、降低經營成本,提振市場消費活力,促進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入投資主體,促進服務業結構優化。
如何釋放消費能力,大力發展文旅經濟是一條可行之路。
南山公園地處三江之巔,背靠百年名校南山中學,有中醫藥文化氣質,還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世平委員建議,改造增設便民設施,加強對公園周邊環境進行整頓,以文化為主體打造多板塊化的南山文化公園。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推動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抓手,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重要載體。李平委員建議,將我市建設為經濟圈內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明珠。尤其是圍繞九綿高速加快文旅產業布局和提升,做實做強九環東線,將其打造成為串聯綿陽文旅精品線路、助力四川“大九寨”“大熊貓”等品牌建設、支撐經濟圈巴蜀文旅走廊發展的文旅經濟大通道。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