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27日電(記者王恒志 潘曄)江蘇省體育局、江蘇省發展改革委近日聯合印發《江蘇省“十四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200億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以上,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均體育消費達到3500元,并新增3至5家體育類上市公司。
規劃從發展規模、質量效益、消費水平、公共服務、載體平臺等5個維度,提出了“十四五”江蘇體育產業發展主要指標,包括2個約束性指標和9個預期性指標。其中產業總規模超過7200億元和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6平方米為約束性指標,預期性指標則包括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以上、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70%、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均體育消費達到3500元、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43%以上、新增3至5家體育類上市公司等。
規劃提出,將抓住“雙減”政策實施機遇,鼓勵社會力量為學校體育課外訓練和競賽、課后托管、體育活動組織等提供服務,大力發展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還要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將運動健身促進慢病防治、康復醫療納入體育消費券使用范圍。并開展體育消費試點,推動體育消費機制創新、政策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以點帶面推動體育消費增量提質,形成若干行之有效、可復制推廣的體育消費促進模式。
規劃還提出,要推動修訂《江蘇省體育經營活動監督管理規定》,落實體育市場“黑名單”管理和失信懲戒制度,切實加強體育領域單用途預付卡管理,嚴格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審批和管理。還要促進標準在體育領域的有效供給和普及應用,鼓勵龍頭體育企業參與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制定。鼓勵體育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完善體育無形資產評估標準和制度。
“十三五”期間,江蘇體育產業總規模從2016年的3154.0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4881.8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1.7%;體育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1049.54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1641.79億元,2020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1.60%;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