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暖心“小黃車” 惠及“大民生”
鹽亭金通工程托起鄉村美好出行夢
鹽亭縣在四川省“金通工程”創建工作中,有效轉化“交通大會戰”成果,結合深化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以著力解決好農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抓手,疏通鄉村運輸和物流業發展“最后一公里”瓶頸。該縣以全面實施“金通工程”為契機,以鄉鎮、建制村100%通客車為基礎,大力推進農村客運、郵政快遞、農村物流、鄉村旅游網絡融合發展,在“學生直達、產品直送、旅游直通、安運直保”四個方面精心打造“金色直通車”鹽亭鄉村運輸品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推實施“三大戰略”,為全面建設成渝地區生態經濟強縣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鹽亭貢獻力量。
接送學生服務到家
“學生直達”服務到家,家長放心學校省心
11月11日下午4時許,在鹽亭縣云溪實驗中學大門外,10余輛“小黃車”一字排開。在各位駕駛員的招呼下,學生們有序登上一輛輛“小黃車”……
“我們現在趕車真的太爽啦!”該校12歲女生趙紫琪感觸頗深地說,她家距離學校差不多有100多里路,以前到縣城上學不僅途中要轉兩次車,而且還要步行一段路。自從“小黃車”開通,每周星期五下午,在校門口恭候他們乘車回家;星期天下午又早早在村口迎接他們返校,真的是“服務到家”了!
“學生直達”在鄉鎮也實現了全覆蓋。在九龍鎮新勝村客車站點,59歲村民李志亮眉開眼笑迎來一輛“小黃車”,他的孫女孫子和4個同村孩子依次下車……李志亮的兒子兒媳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在家一邊種田,一邊照顧孫女孫子上學。“以前吧,接送兩個孩子上學費時又擔心,現在總算省心啦!”李志亮說。
在“金通工程”創建工作中,鹽亭對全縣314輛農村客運車輛車身外觀、407名從業人員工裝工牌以及189個行政村招呼站牌進行統一打造,將現有“小黃車”統一納入四川省鄉村客運監管服務平臺管理,全覆蓋安裝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同時,通過加密頻次、延長線路等方式開通鄉村旅游直通車、鄉鎮趕集車、學生直達車等,實現全縣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率兩個100%,徹底解決了過去農村群眾“出行難、乘車難、運銷難”問題。
“產品直送”進村入戶
“產品直送”快遞到家,“交郵快”融合發展
在鹽亭縣富驛鎮青獻村“金通·郵快驛站”,一輛“小黃車”駛來。駕駛員從尾廂中將寄至該村的幾件包裹取出,完好無損地移交驛站負責人趙偉東。據了解,鹽亭縣這樣的村級“驛站”過去只接收分發郵政信函和快遞包裹,自從“小黃車”開通后,承接了全國各大物流企業網點在農村的延伸業務。
眼下,富驛鎮梨園村柑橘園一片金黃。在園主陶文周的帶領下,一群村民正有說有笑地幫忙采摘已經成熟的“冰糖橘”。然后,挑揀、裝箱,搬上早已等候在果園道路上的一輛“小黃車”……陶文周告訴記者,過去由于運輸不暢,導致增產不增收。現在有了貨運“小黃車”,只須一個電話或一個信息,“小黃車”就趕來將水果運往物流網點,外銷至全國各地。
鹽亭縣快遞物流倉配中心,地處縣城西百惠通物流園,中心內“小黃車”進進出出、絡繹不絕。在“金通工程”創建中,鹽亭建立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完成1個縣級快遞物流倉配中心、15個鄉鎮級快遞物流運營(共配)中心、189個村級“金通·郵快驛站”的提升改造,努力推進“交郵快”一體化融合發展。依托建制村100%通客車運輸網絡資源,推進農村客運、郵政快遞、農村物流、旅游等既有運輸網絡融合發展,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和農資、農村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打通物流需求“最后一公里”。
“旅游直通”方便游客
“旅游直通”鏈接車站與景區,嫘祖故里文旅“雙贏”
地處鹽亭縣九龍鎮青松村的“七里花鄉”景區一派姹紫嫣紅,一輛輛“小黃車”魚貫而入,轉眼工夫一大波游客涌入園區,擺造型、玩自拍,歡聲笑語不絕于耳。一名叫杜娟的女游客告訴記者,她家住在九龍鎮,平常在家帶小孩,不方便出門游玩?,F在有了旅游“小黃車”,出行太便捷了。
園區負責人馮豪介紹說,以前客運班車只能到達鎮上,游客從鎮上到“七里花鄉”只好搭乘非法營運的“黑車”,交通安全隱患不言而喻。自從鹽亭縣實施“金通工程”以來,“小黃車”巧妙鏈接各客運站與景區,搖身一變成為“旅游直通車”。不僅提升了游客出游體驗感,也給各景區景點帶來越來越旺的人氣,實現了“雙贏”。
據了解,該縣結合“金通工程”創建,開通8條旅游專線,打造巨龍、嫘祖等鄉鎮沿途“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觀長廊20余公里,構建“快進、慢游、易出”的旅游交通網絡。積極探索“交+旅”模式,在保障群眾出行需求的同時,圍繞觀光旅游、度假游、研學游、紅色游、鄉村游開行鄉村旅游專線、景區直通車,滿足鄉村旅游出行需求,推動嫘祖故里文化旅游提檔升級,加快實施“文旅活縣”戰略。
“安運直保”技防人防并重,暢行鄉村致富路
“金通工程”實施以來,“小黃車”的異軍突起,勢必給鹽亭縣道路交通運輸安全形成巨大壓力。如何加強監管,讓這一新生事物走得更穩、更快、更遠?
在富驛鎮客運站的監控室,值班人員正兩眼緊盯液晶顯示屏,并不時通過耳麥發出安全行駛的提醒。屏幕上,分屏展現的是南來北往的“小黃車”運行狀態……
而在鹽亭城鄉路網,隨處可見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人員,通過多部門聯勤聯動對過往“小黃車”進行嚴格路檢、路查,確保交通安全有備無患、暢通無阻。
“我始終認為,交通安全是‘金通工程’順利實施的‘壓艙石’,我們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金通工程’真正造福群眾!”富驛客運站董事長盧燕介紹說,該站在開源創收的同時,十分重視安全生產。提高從業門檻,強化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農村客運從業人員常態化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鍛造出一支業務強、素質高、遵紀守法的“小黃車”服務隊伍。
“‘小黃車’越來越受尊重,我很珍惜這份職業!”53歲駕駛員雷光堯說,他從事鄉村客運18年。自從實施“金通工程”以來,農村客貨資源得到有效盤活,“小黃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作為“小黃車”駕駛員,在傾情服務農村群眾交通出行和物流業發展的同時,自己的收入也越來越豐厚。因此,他一定要嚴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不斷提升駕駛業務水平和文明服務質量。
在實施“金通工程”中,鹽亭縣用好用活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等大數據技術,對從事交商郵運輸任務的車輛進行實時視頻監督。充分利用郵政“郵樂購”、電子商務等線上平臺,全力打造“直播+電商+交通”的新組合,實現農村物流和旅游信息化、規范化、標準化,達到“人優其行,貨暢其流”。同時,在對國家、省、市農村客運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兌付基礎上,鹽亭縣出臺《鹽亭縣農村客運財政補助辦法》,形成縣級財政對農村客運精準補貼的長效機制,保障了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運行暢”。(孫誠 綿報融媒記者 陳元松 文/圖)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