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區縣新聞 > 安縣
【安州區】激活黨建新動力賦能鄉村振興
发稿时间:2021-10-20 08:43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安州區桑棗鎮齊心村,曾是地處大山深處的貧困村,而今,這里成為我市唯一上榜的天府旅游名村,家家都有致富項目,村集體收入達到近40萬元。緣何蝶變?“我們緊緊抓住‘人才振興’這個關鍵,培養本土實用人才,依托‘棗皮走廊·蝴蝶谷’旅游景區,探索‘鄉村文創+田園旅居+生態康養’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壯大村集體經濟。”10月18日,齊心村黨總支書記顏春告訴記者。

  “鄉村蝶變”的美麗畫卷

 

 糧食豐收

 

 花荄鎮九合村柑橘現代農業園區迎來豐收季

 

 水稻制種豐收

  安州區桑棗鎮齊心村,曾是地處大山深處的貧困村,而今,這里成為我市唯一上榜的天府旅游名村,家家都有致富項目,村集體收入達到近40萬元。緣何蝶變?“我們緊緊抓住‘人才振興’這個關鍵,培養本土實用人才,依托‘棗皮走廊·蝴蝶谷’旅游景區,探索‘鄉村文創+田園旅居+生態康養’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壯大村集體經濟。”10月18日,齊心村黨總支書記顏春告訴記者。

  在黨建的堅強引領下,在人才的有力支撐下,鄉村振興發展更添活力。近年來,安州區堅持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重要基礎性工程,著力優化基層組織體系、建強干部人才隊伍、優化管理機制、強化運行保障,有效激活基層黨建“紅色引擎”,全面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全力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徐灝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安崢(圖片由安州區委宣傳部提供)

  建強“主心骨”蹚出發展路

  日前,記者驅車自安州城區向南而行,來到素有“蘭花村”之稱的安州區塔水鎮三泉村。只見占地80余畝的國蘭基地大棚內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10余名工人在村黨委書記趙波的帶領下,正在為20萬株的蘭草澆水、除草、打藥,忙碌而有序。

  三泉村由村黨委牽頭成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聯合社,申請到中省財政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與綿陽三泉國蘭科技公司合作種植國蘭80余畝,并按照固定收益進行分紅,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此外,三泉村大力發展以小春蔬菜、禽類養殖為主的種養殖產業,流轉土地1500余畝,并成立了種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銀杏樹下”鄉村民宿1處。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7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近60%。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趙波覺得,三泉村近些年的發展充分證明,必須有一個堅強的村兩委班子,班子里必須有懂發展善治理、有干勁會干事、能夠團結帶領群眾謀發展的人,一個村子的發展才有章法、有后勁。

  鄉村振興千頭萬緒,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安州區結合做好鎮村建制調整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入實施全域推進擴權強鎮行動,科學設置村黨組織,建立“業態型+功能型”農村基層黨支部,實施村干部“頭雁提能”行動,落實“導師幫帶制”試點,建強鄉村振興“主心骨”。通過規范農村黨組織管理、強化干部隊伍建設、整合用好村級資源、落實經費待遇保障,夯實了村級組織基礎,打造起鄉村振興“先鋒營”。

  念好“人才經”建設“精英庫”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安州區“棗皮走廊·蝴蝶谷”景區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眾多游客到此玩耍。

  經過幾年發展,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成為了聲名赫赫的民宿勝地,并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作為安州區第一家精品民宿“翎谷·濯纓”的創始人,當地土生土長的返鄉大學生陳遠航,發起了“棗皮走廊·蝴蝶谷”民宿聯盟,并入選“安州英才計劃”。

  “是安州對人才的那份渴望,讓我留了下來。”陳遠航對記者說,他大學專業是園林景觀設計,畢業后曾在園林集團任董事長助理,也從事過旅游行業,參與過兩個國家級4A景區的創建。2014年,隨著當地鎮村領導的多次對接聯系,陳遠航帶領團隊回到家鄉考察,并決定以精品民宿為切入點,以蝴蝶谷為創業夢的新起點。

  如今,面對“翎谷·濯纓”及其帶動的民宿集群的成功,陳遠航直言,他看到了精品民宿的超強潛力,也印證了綠水青山的巨大魅力。

  陳遠航的成功范例是安州區大力推動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安州區以人才項目為載體,通過建全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計劃、推動人才服務鄉村建設、大力表揚優秀鄉村人才等措施,著力培養鄉村技能人才,建設鄉村振興“精英庫”。截至目前,全區返鄉創業園總數達到10個,返鄉創業示范基地(點)達到194個,3200余名人員創辦企業2778個,帶動3萬余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實現年產值50多億元。

  打造“火車頭”壯大村集體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花荄鎮九合村的果農們到了一年一度最繁忙的季節,村上1.2萬畝柑橘現代農業園區迎來了豐收季。作為安州區兩項改革以來唯一的“四合一村”,九合村兩委抓住區域地形優勢,探索推行“一心兩翼三驅動”發展模式,把黨建活力轉化為致富動力、改革機遇轉化為發展動能,推動村集體經濟實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

  “我們村集體發展柑橘現代農業園區1.2萬畝,預計實現產值2.02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萬元,今年初掛果集體收入達到10多萬元,明年盛產期集體收入有望突破40萬元。”村黨委書記卿官松告訴記者,如今全村共培育國家級示范合作社2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區級家庭農場3家。

  九合村集體經濟的轉型發展,是安州區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打造鄉村振興“火車頭”的一個縮影。

  據安州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純收入總計600余萬元。近年來安州區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積極探索符合各自村情的發展之路。

  鄉村旅游型。抓住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契機,憑借土地、山水、田園等特色自然資源,開發鄉村旅游項目,發展村域景區、農家樂、民宿經濟等,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例如,桑棗鎮齊心村引進社會資本建成“翎谷·濯纓”“遇見棲心”等鄉村特色民宿29家,解決當地農民就業300余人。2020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民宿、餐飲娛樂等收入3000余萬元,村集體收益36萬元,全村人均收入增加2400余元。

  資源開發型。用好用活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盤活集體所有閑置房屋、基礎設施等集體資產,通過租賃、參股等方式開發利用。例如秀水鎮石紅村,利用村小學閑置房屋建立凍庫2個,提供冷鏈服務,同時按照“財政補助資金+土地入股”的方式,將扶持資金入股字谷堰家庭農場發展果蔬產業,按照不低于7%的比例保底分紅,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0多萬元。

  項目拉動型。通過“自建廠房-項目招引-合作運營”的項目拉動模式,引進具有發展前景的產業項目,既增加了村集體固定資產,又增加了穩定收入來源。例如黃土鎮民生村利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建設2500平方米廠房,健全水電氣路網等要素保障,引入國鑫輝公司塑料制品生產項目,按年度收取廠房租金及物業服務費,每年新增收入4萬元以上。

  站在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新起點,安州區創新新時代農村黨建工作機制,建強“主心骨”、念好“人才經”、打造“火車頭”,以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振興,“鄉村蝶變”的美麗畫卷正在這里加速展開。

編輯: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