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櫥的格子上結滿了雪白的蠶繭
綿陽新聞網訊 眼下,梓潼縣的蠶農們,迎來了秋季蠶繭豐收的時節,雪白的蠶繭將給他們帶來秋天的又一筆收入。
近日,在石牛鎮雙峰村村民楊宗林的標準養蠶大棚里,這幾天,鎮村干部前來查看蠶繭品質,了解采繭、轉運勞動力是否缺乏,指導楊宗林采下蠶繭后,要根據色澤、品相再次進行分類。“這季養蠶3張,預計產繭120公斤。”楊宗林告訴記者,今年秋繭蠶種優良,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消毒、喂養、管理都跟上了,現在繭子長得大個均勻、顏色雪白,基本上達到一級繭,可以賣個好價錢。
在觀義鎮銀針村,全村發展大小蠶桑養殖戶200余戶。這段時間,養殖戶的蠶房里掛滿了養蠶的方格櫥,方格櫥的格子上結滿了雪白的蠶繭,蠶農們正在對蠶繭進行清理雜質、打掃衛生,為出售蠶繭做好準備。“我家栽桑樹10畝,每一季養5張蠶,一年養20張,今年秋季的蠶繭豐收了,每張平均的產值是二千七八,我還是滿意的。”村民馬朝林說。
據介紹,觀義鎮今年秋季蠶繭產量將達到9840公斤左右,僅養蠶一項,就給村民帶來67萬元的收入。“觀義鎮有3個村養蠶,一年養四季,每一季240張,每張平均收入2700元,全年僅養蠶收入就是260萬元,人均年增收1500元。”觀義鎮高級農藝師雷天才表示,下一步打算擴大栽桑面積,增加養蠶張數,加強技術指導,使蠶農進一步增收致富。
當前,石牛鎮各地的蠶繭站,按照優質優價、以質定價的原則開秤收購,一筐筐色澤潔白、顆粒飽滿的蠶繭將給蠶農換來一疊疊紅票兒。據悉,梓潼縣今年四季布局養蠶,實現發蠶種8160張,秋繭平均綜合均價每公斤64元以上,蠶農單張收入達到2700元以上。(彭彬 綿報融媒記者 劉曉東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