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柴火雞遇上萬畝生態茶園,會碰撞出怎樣的春日經濟火花?在綿陽北川曲山鎮玉皇山村,一場以“茶”為媒的文旅融合實驗正掀起消費熱潮。
春日的玉皇山千畝茶園宛如翡翠波浪,晨霧未散時便迎來挎著竹簍的游客。5歲的王伊洛小心翼翼摘下第一片嫩芽:“這個尖尖的茶葉好香!”不遠處,成都游客伍鳴飛正用手機記錄女兒采茶的身影:“城市里長大的孩子第一次知道茶葉原來是這樣生長的。”
沿著茶壟鋪設的棧道直通非遺工坊,炒茶師傅手把手教游客體驗“三炒三揉”傳統工藝。揉捻間,青葉漸成翠條,現場彌漫著清新茶香。
“孩子們把自制茶葉裝進小竹罐時,眼睛都是發亮的。”園區負責人介紹,這段時間已陸續接待了300余組親子家庭。
臨近中午,游客挎竹簍采下青翠茶尖,轉身便圍在咕嘟冒泡的柴火灶前。土雞現點現殺,輔以茶園自種時蔬,在師傅嫻熟的翻炒中,混合著茶香的麻辣鮮香彌漫山間。
成都游客楊女士連刷兩次體驗:“帶娃采茶、吃雞兩不誤,舌尖茶香混著山野氣,這才叫春日限定!小朋友體驗感也特別好,感覺特別開心。”
今春以來,北川以“茶園+柴火雞”創新模式點燃消費新熱點,將茶山風光、非遺美食與民俗體驗巧妙融合,打造出獨具羌鄉特色的春日文旅消費場景。
當地對傳統柴火雞食材選用的是“北川跑山黑雞”,就餐環境則依托茶山景觀打造半開放式生態餐區。這種“美食+非遺+生態”的組合拳,讓平均客單價提升40%,周末需提前三天預訂。
“我們用精選跑山雞和27℃羌紅紅茶一起慢燉,不僅能吃到雞肉的肉香,還能品嘗到紅茶的茶香,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評,現在已預定到10月中旬了。”當地茶企負責人敬夢嬌說。
這種創新并非偶然。北川相關負責人透露,項目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前期經過半年策劃,邀請非遺傳承人改良柴火雞配方,引入農科院專家培育可食用茶樹品種,甚至定制了帶觀景平臺的環保灶臺,“我們要讓游客同時獲得視覺、味覺、觸覺的多重享受,目前全縣茶主題公園農家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20%”。
(北川融媒 涪江觀察記者 唐云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