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大力推動智慧工地建設
管理者省心 執行者省力
噴淋降塵
綿陽新聞網訊 工地穿上“立體防塵衣”、智能響應定時“降雨”……連日來,我市大力推動智慧工地建設,解鎖了各類降塵新技能,做好建筑工地精細化管理,提升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水平,守護藍天凈土。
在科技城新區上馬功成人才公寓工地,綠色防塵網覆蓋下,地面整潔,圍擋頂部均與霧化噴淋設施相連。走進施工區,記者發現,樓頂部位,臂展達七八米的旋轉噴霧每隔數分鐘就自動工作一次,給工地來一場霧狀“降雨”。不僅如此,主體樓層每隔四層就設有一排噴淋,樓層的臨邊防護護欄和地面圍擋上,也有密集的噴霧裝置,從空中、頭頂到地面,這樣“包裹式”的防護下,整個工地就像穿上了“立體防塵衣”,顛覆了對傳統建筑工地“灰頭土臉”的印象。
“防止工地揚塵,噴淋是非常有效的辦法之一。”上馬功成人才公寓工地質量總監潘健鑫介紹,除了噴淋,工地上還有固定霧炮機和移動式霧炮車降塵,智能響應車輛沖洗設備。不僅如此,砂石、水泥、石膏粉、膩子粉等易起塵物料,均建有專用倉庫、儲藏罐等形式分類存放,對現場裸土進行全覆蓋。
基坑開挖是最易造成揚塵污染的環節。市中心醫院第三住院大樓工地周圍學校、商圈,人流車流密集,施工中,該工地自制并安裝了五套高桿噴淋裝置,防止揚塵。
“我們把噴管制作成一個圓圈形狀,這樣噴霧就比較集中,再架起來離地面七八米高,風往哪個方向吹,噴霧就自動跟過去,覆蓋揚塵。”工地現場負責人蔣先勇介紹了這套自制設備的工作原理。據悉,已有不少同行來工地交流取經。
同時,我市也正加大智慧防塵手段的運用。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很多工地都已安裝揚塵自動監測系統,它就像一個小型工地氣象站,實時監測著噪音、溫度等數值,一旦超標,智慧工地系統后臺馬上響應反饋給施工現場,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讓揚塵治理更加高效便捷。?(記者 蘭建春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