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高新區
在嶄新的標準地上,億級項目落地投產、大中企業拔地而起;在忙碌的生產車間,高精尖產品訂單絡繹不絕;在企業服務中心,企業發展難題迎刃而解……江油園區的蓬勃發展勢頭,展現出無限潛能。
近年來,江油以把園區建設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為統攬,整合優質資源,著力實施調規優園、引企入園、壯企興園、科創強園、促建滿園、配套實園、賦能活園“七大攻堅行動”,聚焦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強化產業協作配套,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強力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見效,以園區高質量發展引領全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A 引企入園 多元招商推動產業集聚成勢
走進四川越洋長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輛輛運輸車有序進出,來自園區內長城特鋼公司的特殊鋼原材料,經過一道道工序,轉化成高精尖產品。
“之所以選擇落地江油,不僅是因為地緣優勢、生產要素優勢,更是因為江油相對成熟的產業鏈和工藝鏈。”越洋長特總經理彭偉介紹,“公司的原材料可以直接從長城特鋼公司購入,僅此一項就節約了一大筆運輸費。”
越洋長特的招引落地,是江油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中產業鏈招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油利用園區“兩主兩特”產業體系、產業鏈“鏈主”企業,聚焦全市重點產業鏈細分領域,吸引鏈條上下游企業入駐,同時引導和鼓勵攀長特等“鏈主”企業以商招商,形成良性循環,推動產業發展壯大、集聚成勢。
此外,江油還利用招商中介機構、綿太投資平臺、中物院材料所科技成果等優勢資源,通過市場化招商、資本招商、科技招商等方式招引優質項目,截至目前,共引進項目37個,總投資423.8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7個,總投資409.2億元,引進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戶。
項目企業招引落地,服務保障隨之升級。行動之初,江油便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規劃建設等七個專項工作組,為行動提供組織領導保障。
同年,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誕生”,市級相關部門集中入駐,為入駐企業提供行政許可事項52項、公共服務事項174項,執法監管、要素保障等“一站式”服務,助力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園、園區事情園區辦”。
天宜上佳智能化生產車間
B 壯企興園 梯次培育帶動園區企業升級
在融通高科生產車間,全自動產線高速運轉,一批批支持頻繁充放電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下線。“從2022年成立至今,公司從人工投料平臺到自動化生產線,再到國內最大單體磷酸鐵鋰融通高科項目成功點火生產,三年時間實現了生產工藝大升級。”融通高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如今,融通高科已成為江油百億級“鎮園之寶”。企業發展如此之快,得益于江油大力實施“鎮園之寶”、高成長性企業、小升規企業梯次培育計劃。
據介紹,該計劃主打“因材施教”,重點培育不同行業的50戶頭部企業,落實重點工業企業服務專班,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綠色發展之路,促進升規標準企業應升盡升、早升快升。
與此同時,江油還建立了《企業服務臺賬》和《復工復產臺賬》,建設道路、電路、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建成投用園區人才驛站,盡力解決企業發展后顧之憂。
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讓梯次培育計劃成效凸顯:攀長特和融通高科百億級、天宜上佳和六合特材50億級“鎮園之寶”,助力江油建立中國最大的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和循環再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綠色能源新材料基地;川一精機、九方環保等企業成功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華嶺光子等高成長性企業不斷逐級躍升。
目前,江油園區凈增“四上”企業39戶,現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8戶、省“貢嘎培優”企業2戶、高新技術企業49戶、國家級“綠色工廠”2戶。
攀長特扁鋼生產線
C 科創強園 搭建平臺推進成果轉化落地
在招引的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內壁Al基功能涂層線項目有序推進,實施方案評審完成,進入招投標環節,準備采購主要設備,預計明年實現投產。
“該項目是江油與中物院材料研究所、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建的先進特材應用技術創新中心首個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項目,將進一步提升江油先進材料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自“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實施以來,江油圍繞“一園、三平臺、兩體系”建設,與多方研究院、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搭建創新平臺,縱深推進科創強園攻堅行動。
在先進特殊材料應用技術創新中心,中物院材料研究所、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探索出“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創新發展路徑;在江油市科技孵化園,西南科技大學與中小企業合作不斷,“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科技孵化鏈條不斷完善,積極爭創國家級孵化器。
此外,江油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要素保障,全面落實研發投入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專項資金扶持等政策措施,構建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體系,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
在平臺支持、政策保障下,攀長特創下國內熱軋扁鋼最薄記錄,遠方裝備“運載火箭綜合試驗中心穩態軸向推力測量系統”通過試車驗收,華中數控數智創新應用中心揭牌投用,中物院材料所某研發平臺、神光光學材料研發中心等戰略科技平臺建設有序進行……一系列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據介紹,江油力爭在2025年建成國家級孵化器,實現國省產業創新平臺達30家、科技成果轉化10項以上,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30家、60家。
(劉煜 文/圖)
編輯:譚鵬